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百度 > 第269节(第2页)

第269节(第2页)

&esp;&esp;秦致坤点头,“明了。”

&esp;&esp;范谨高兴道:“今日这趟可没白来!”

&esp;&esp;秦致坤道:“也幸亏你来了,解了我不少的惑。”停顿片刻,“不过那小子要扳倒他老子可不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

&esp;&esp;范谨充满信心道:“无妨,并不止他一人,还有我们这些愿意追随陛下的人都站在他那边,我们不求什么,只求朝廷清正严明,给百姓公道,还世道太平。”

&esp;&esp;听了这番话,秦致坤欣慰道:“你这状元郎,值!”

&esp;&esp;难得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两人又唠起了翰林院里的差事,完全把官贷一事抛之脑后。

&esp;&esp;范谨谈起皇帝赵章,说他虽年轻,但心胸开阔,是个听得进话的人,若大燕朝堂被清理干净,往后定会越来越好。

&esp;&esp;又说起以后会试会采取糊名和重新抄录防止作弊等事。

&esp;&esp;秦致坤也觉得这法子甚好,重新抄录后卷面上就不会留下痕迹,考官是没法辨认哪份答卷是谁的。

&esp;&esp;兜了大半圈子总算转回官贷这事上来,秦致坤心中疑惑,知道这事藏着蹊跷,当时倒也没有说出来,只道:“回头我还得仔细琢磨琢磨。”

&esp;&esp;范谨笑道:“此乃利民之策,若官府能提供官贷救急,百姓就不会轻易卖耕地了,确实可以有效防止土地兼并这一祸事。”

&esp;&esp;秦致坤点头道:“土地兼并确实不妙,有了自耕地,才有了扎根的地方,百姓没有地种养不活家,就会造成人口流动,流动的人口多了,迟早生出祸端。”

&esp;&esp;范谨:“王侍郎说这法子是秦寺正你想出来的,你以前做了十多年县令,必然知道百姓的苦,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

&esp;&esp;秦致坤缓缓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他其实很想去问王简,我什么时候跟你唠过这茬?

&esp;&esp;但见范谨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样子,他又觉得暗爽。

&esp;&esp;岳丈嘛,肯定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令小辈钦佩才行。

&esp;&esp;不过心里头同时又心虚,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esp;&esp;于是这个大理寺正兼职干起了户部财政该干的差事来。

&esp;&esp;待范谨回去后,秦致坤坐在书房里绞尽脑汁琢磨王简怎么会把这事安到他的头上,总不会空穴来风才是。

&esp;&esp;正细细思索,方氏不知何时进屋,好奇问:“老秦,范谨来这儿作甚?”

&esp;&esp;秦致坤回过神儿,“他今日可来得好。”

&esp;&esp;方氏:“???”

&esp;&esp;秦致坤高兴道:“以后咱们一家老小的脑袋都能保住了。”

&esp;&esp;方氏:“???”

&esp;&esp;秦致坤到底藏着心事,也未跟她多说其他,自顾琢磨官贷去了。

&esp;&esp;他是怎么都想不透王简为何要安这个名堂给他,不过既然差事下来了,撸起袖子干就是。

&esp;&esp;当即命家奴备笔墨,把官贷的利弊分析一番,以及实施的方案琢磨了一份出来。

&esp;&esp;他有十多年的基层经验,对老百姓的生活了如指掌,比王简等人琢磨得更细致周到,因为亲眼看过,听过,走过基层。

&esp;&esp;方氏看他兴致勃勃琢磨差事,也未打扰,自顾去了秦老夫人房里,说道:“方才范谨过来了一趟,留他用饭也说不用,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esp;&esp;秦老夫人颇觉诧异,“他是来找元威的吗?”

&esp;&esp;方氏点头,“应是朝廷上的事。”顿了顿,“元威也是奇怪,跟我说什么以后一家老小的脑袋总算是保住了。”

&esp;&esp;听了这话,秦老夫人问:“他这会儿在作甚?”

&esp;&esp;方氏摇头,“不知道在做什么,只是忙忙碌碌的在写东西。”

&esp;&esp;秦老夫人:“那晚些时候问一问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