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之卧龙助手 > 第235部分(第3页)

第235部分(第3页)

根据情报的判断,曹操判定汉国的进攻重点依然在河北,于是,他亲自坐镇邺城,统帅自夏侯尚以下七万精锐,据守河北一线。

大将军曹仁奉命统帅四万兵马守备洛阳一线,而左将军于禁则统帅六万兵马守备汝南一线,中原共计十万兵马,以抵御关羽张飞所部的进攻。

尽管新称帝的吴国对魏国展示了相当程度上的友好,并秘密表示将来若魏汉两国发生战争,吴国将处于中立状态。不过,曹操对他这个狡猾的后辈显然不太信任,因此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仍命骤骑将军营真率军三万,坐镇徐州,监视淮南之吴军。

这是方绍第一次作为名义与实质上的统帅出征的,十七万的大军在这样一个冷兵器的时代,已经算得上是一支规模相当庞大的军队,但在方绍眼里,十七万其实是一千七百人差不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和理论研究,方绍的领导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在方绍看来,打仗其实和当厨子炒菜差不多,高明的厨子,对于作菜的每一道工序,用的每一味佐料,每一分的火候都了然于心,就像是出于本能一样信手拈来。

方绍现在的心境就是这样,至少他认为如此。

数天之天,十七万大军越过长达一百多里的无人区,这里本是富庶繁荣的平原地区,但在上一次的战争中,这里的数十万的百姓被方绍迂往了关中,战后曹操也没有补充太多的人口,因此,这一带渐渐的形成了一片空旷的无人区,也是两国天然在河北天然的分界线。

根据情报,魏军防御部署早已在一个月前完成,镇守邺城的中魏国的卫将军夏侯尚以及司马懿、陈群等所率的约三万兵马。

曹操自领军三万,坐镇邺城西南的安阳,与邺城形成犄角之势,其余一万多人马,则一部分被被部署于黎阳,防止汉军实施上次的奔袭黎阳,断绝南北联络的计策。别一部分则被部署于西东两翼河内郡与阳平郡,防止汉军饶过邺城所属之魏郡,经此两郡南渡黄河。

所谓十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曹操显然是被汉军的阴谋诡计给打怕了,如此谨慎的防御策略,实在有点不符合他的用兵风格。

不过,曹操这一次却有点多虑了,此番率军而来,方绍没打算再玩什么声东击西的花招,以如此绝对的优势兵力而来,方绍准备堂堂正正的拿下邺城。

十七万汉军进抵敌境之后,很快依战前部署行动。

方绍令王平率军两万,进攻东面的阳平郡,令黄忠率军两万进攻西面上党及河内郡,此两路兵马,一方面是牵制敌军,一方面也为保证后方的粮道不被敌人翼侧所威胁。

与此同时,方绍又令魏延率军三万,绕过邺城,进攻逼安阳,以牵制曹操的数万兵马,而方绍则自率十一万兵马进围邺城。

这一日,视察过邺城城防之后,方绍不禁感慨道:“一年不见,邺城又坚固了许多,看来曹操早料到我们要回来,这一年来他可是没闲着啊。”

“据细作回报,自去岁我军退兵之后,曹操就下令加固邺城,这一年多来,邺城起码比去岁厚了近一倍,想要强攻,只怕不易呀。”

首先表现出忧虑自勺是邓艾。

“去岁我军占尽优势,尚围城数月而不得下,此番魏国早有准备,确实不易强攻。”姜维同样表现出担忧。

此时,王潜却道:“皇命即下,我们只有全力攻城,依潘之见,不若再掘漳河之水以淹邺城。”

邓艾却反对道:“这一招我们上次又不是没有试过,可是结果呢?此时入秋,漳河水位骤降,故伎重施,我看依然会徒劳无功。”

众将议论纷纷,虽备执一词,但大致上都对短期内攻破邺城,不太抱有太大的希望。

方绍听着众小将的建议,思绪流转,忽然之间有了主意,笑道:“放着漳河在旁边,不用白不用。”

“大司马,你还是决定决漳河水淹城了吗?”王潜以为方绍采取了他的建议。

方绍却诡秘一笑:“漳河水是一定要用的,不过这一回咱们却不是淹城,而是要换一个方式。”

当天,方绍下达了命令,令王潜率军两万,日夜不停的开始对漳河和邺城“动手术”。

正如方绍所说,他并不打算水淹邺城,他是命王漕沿着邺城掘壕沟,而且不是一般的壕沟,其深两丈,其宽三丈,换算成现代单位,相当于深五米,宽八米的一道大沟。

沟威之后,再引漳河水灌入其中,形成了一条环邺城的人工河。同时,又在人工河的北岸设立高达两丈的木墙,而汉军则在人工河的两岸环城连下数十寨,两岸之间以浮桥联系。

如此一来,邺城则名符其实的被围成了“水泄不通”,彻底的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也就是说,从此时起,邺城都将收不到任何关于外界的消息,夏侯尚所受到的皇帝的命令,只止于围城之前,至于今后该如何行事,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判断了。

转眼之间,围城已近三月。

安阳的曹操试图打通与邺城的联系,这三月之间发动了数次的进攻,但却无一例外的被魏延破解,与邺城失去联系越久,河北的形势愈加的复杂。

而在这三个月间,中原的曹仁的日子过得也不清闲,面对着张飞与关羽的合力进攻,曹仁应对的相当的吃力。在洛阳一线,因为有函谷关的天险可守,曹仁所受到的压力尚可,而在汝南等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