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民国大文豪周赫煊txt > 第143部分(第3页)

第143部分(第3页)

这么说来,林子轩这次并不是和日本作对,是他们太多疑了。

但有了《津门大侠霍元甲》的前车之鉴,日本人对林子轩的狡猾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继续研究剧本。

他们察觉到这部电影和《津门大侠霍元甲》一样,都是爱国主义影片。

整部电影把邓世昌塑造成为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观众想到邓世昌这个人就会联想到爱国,和霍元甲一样。

一旦这部电影放映,邓世昌就会成为一个爱国符号,一种爱国精神。

若是这类的电影再多一些,唤起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对日本将极为不利。

在上海虹口区,东方通讯社的总部,一群日本情报人员针对这件事出谋划策。

有人提议咱们可以丑化邓世昌,中国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咱们就找历史资料来证明邓世昌不是英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总会有缺点。

就算真的没有缺点,咱们也能栽赃他。毁掉他的英雄形象。

还有人说这场战争是咱们日本赢了,咱们海军也有自己的英雄,不如宣传咱们的英雄。

更有人提议咱们也拍摄一部电影,从日本的角度看待中日战争,丑化中国人。

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日本人把各种意见提交了上去,等待上级的命令。

对于东方通讯社的建议。日本情报部门觉得在中国展开大力宣传的时机到了。

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一直是日本势力潜伏中国的最大据点。

日本的东亚同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东亚同文书院,并成立支那研究所,以此为掩护,进行中国情报收集调查,并编纂《支那年鉴》。

这个所谓的东亚同文书院就是一所间谍学校,创办人中岛真雄本身就是一名大间谍。

在对中国的宣传上,日本一向是不遗余力。

日本人以民间人士的身份在上海创办多家报纸。

可以说,上海是日系报纸在中国的发源地。也是日系报纸最多的地区。

比如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有《亚东时报》、《同文沪报》和《上海新报》等。

中岛真雄不仅自己在上海及其它城市投资报纸,他的很多学生大部分也进入了各地的报馆中,充当主编、编辑和记者。

除了报纸上的宣传,这些年,日本在中国做了不少的工作。

比如在东北支持张座霖,在中国各地建立日本人聚居区,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他们对中国的社会名流采用各种拉拢手段,争取这些人的支持。

随着电影的发展。日本人意识到光是报纸还不够,电影和广播都是非常好的宣传手段。

然而。和中国电影一样,日本的电影行业并不发达,无法和欧美等国家相比。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

直到1920年,日本松竹电影公司成立,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日本电影才逐渐进入正轨。

在林子轩的影响下,现在的中国电影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电影。

不少日本商人甚至会把中国电影带回日本放映,影响到日本电影行业的发展。

日本情报部门觉得东方通讯社的提议很好,拍摄一部反映日本海军在中日战争中英勇作战的电影,有利于宣传日本的正面形象。

但这部电影不能由日本的电影公司来拍摄。那样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反感。

日本可以暗中支持中国的电影公司拍摄。

他们经过仔细甄选,找到了和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是死对头的天一电影公司,也就是张时川和邵醉嗡的电影公司。

日本人出资金,连军舰都可以用来拍摄,只是要借用中国电影公司的名义。

他们甚至提出入股天一电影公司,全力支持天一公司和林子轩抗衡。

面对日本人的诱惑,张时川和邵醉嗡的态度并不相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