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父在二十年前坐化后,他循着师父遗言在藏地游历数年,最后在纳木湖畔找到了益西嘉措,当时才四岁的益西嘉措一见他就叫出了噶玛巴的名字,还能说出他来自何方,昔日隐居之处,以及他目前的武功进境,其余诸种事宜也都一一相符。
于是大叔大喜过望,当场将益西嘉措收为弟子。
……
……
……
好神奇的故事!
我知道在这个年代虽然还没有确认达赖和班禅的转世活佛制度,但藏传佛教中的转世轮回之说已经深入人心了,无论喇嘛还是普通信众都深信人死后投胎复生、不昧性灵的说法。但是这种活生生的事例放在眼前,还是让人觉得像是瞬间掉入了另一个世界一般……
虽然知道很不礼貌,我还是忍不住回头问益西嘉措:
“你……真的记得前世的事情?”
他笑着摇摇头,“上一世有上一世的因果,这一世有这一世的因果,既然已到今世,前世种种便都已消散。”
前世和今生……果然是毫不相关了吗?
也就是说,某个人……某个什么都还没有来得及说,甚至没有来得及告别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
永远不可能……再有机会……
“女居士,女居士……请节哀……”
我茫然转头,只看见益西嘉措模糊的脸,模糊?回手一抹脸,满手的水迹……顾不得什么礼节,赶紧举袖在脸上胡乱抹着。
“对不住,我只是,只是……想到了一位故人……”
是我看错了吗?为什么刚才我好像觉得益西嘉措的脸上一闪而过的那种情绪……几乎可以称之为欣慰呢……
大叔豪爽的笑声再起,“啊哈哈,既是如此,小姑娘你就更加一定要拜我为师了!”
囧!我自认绝不是什么让人见猎心喜的美质良才,所以实在想不明白大叔为何如此执着于这件事情。但是……他似乎是真的非常热心啊,随便搪塞也不太厚道,因此我努力地调用出最真挚的眼神,极其诚恳地看着大叔:
“可是我不想出家啊……”
虽然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但这确实是我的心声……无论如何我对出家这件事情都绝无兴趣。
大叔搔了搔头,疑惑地看看我,又看看益西嘉措,才道:“谁要你出家了?”
我也愣了,跟着他看向益西嘉措。
美青年微微一笑,顿时满室生暖,如沐春风。
“师父与……”他不知为何顿了一顿,才接着道,“……与我虽均已入教,但所学武功却是可传授给俗家弟子的,因此师父所收弟子并非一定要出家。”
大叔在一旁猛点着头,大概是表示“凡是徒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这一中心思想吧。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知道为什么,这对师徒却让我感觉不到半点恶意,不但如此,而且还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气场很合”?
只是,关于习武这件事……我还有一些事情没想清楚……
所以……
我还在心底考虑着遣词用句,益西嘉措倒先开口了。
“女居士不必着急,我师徒在此地还会暂留一段时日,等我们离开之日再答复也不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