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儿子的贝勒还是银子买来的。或者是庄子还来的。
你说一般人真没有这个本事,毕竟皇阿玛那样的人,可不缺银子。
不是谁都能拿东西换来郡主贝勒的。
买官卖官估计就是这么从康熙爷这里开的头。难怪人说乾隆爷肖其祖父。
十阿哥听了康熙皇帝这话。喜形于色,比较满意“幸好您给的是贝勒,这要是也给封个郡王,儿子没脸见人了,当初贵宝的时候,您知道儿子多抬不起头来呀”
康熙皇帝同四阿哥一样,用同一种眼光看着前面自说自话的老十。
闹了半天,这人高兴是因为这个。
这人的脑回路真的跟他们不一样。父子双郡王,那是什么样的荣耀呀,
这人想的竟然是他的面子问题。
好吧,就不能高看他。
康熙皇帝闭眼“你给朕,走远点”
十阿哥不知道自己又怎么惹人了。乖乖的离这两人十步远。自家老子还算是客气,竟然没有用滚。十阿哥知足。
他们商量的机密要事,确保自己听不见的距离。就成了。
人家十阿哥一点自觉没有的站着。
康熙皇帝深吸口气“朕都不知道这么信他对不对,你说他多不靠谱呀”
四阿哥心说,这么不靠谱您还把京城,还有宫门都放在老十手里呢。
您说您得多信任老十呀。四阿哥不得不慎重对待自家十弟的问题。
深藏不露呀,谁承想自家皇阿玛把最后的信任给了他。
嘴上却说道“十弟难得的耿直”倒也算是实话。不太夸大。捎带讽刺,康熙皇帝都能理解。
康熙皇帝闭眼对着儿子总结“用人,不一定非得大才。只要堪用。好用,用的是地方就行”
这是变相跟四阿哥说,十阿哥堪用。只要用的是地方。
四阿哥点头“阿玛胜明”这时候不能多说,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要谨小慎微。
康熙皇帝睁开眼,嗤笑一声“什么胜明,朕是看那些自喻为有大才的人,吃才傲物,不顺眼,所以懒得搭理他们。别看朕捧着他们,可关键时候,那些人是最不可靠的,什么时候大义都摆在前面,可大义这个东西,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作为当权者,都是让别人成全的,不是让你成全别人的。”
这话就比较私密了。不是接棒的儿子,肯定不能说,毕竟用人之道,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肯定有他独特的见解。
四阿哥恭敬多了“儿子记下了”
康熙皇帝再次闭眼“他们的大才,是衬托当权者的,不是让当权者成全他们的大才的,时刻要记住,用人,只用当用之人”
四阿哥脸上冒汗,手心发痒“是”
这就是一个插曲,对于十阿哥来说,人家爷两说的高深问题,根本就没听见,听见了也不能理解。咱们用人从来都是凭着心情的。看顺眼了,就用。不顺眼就不用。
不到吃午膳的时候,十阿哥就让人把庄子的地契给康熙皇帝弄来了,
当然了弘暄阿哥的贝勒册封,也跟着下去了,还真算是明码标价。
老幺在府上搂着自家胖儿子“屈才呀,你说咱们要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