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陈京脑子里很清醒,他想出的办法也比较绝。
挨个约谈干部,下面的十几个市党政一把手他见了一个遍,在见面的过程中,他直接把这一次他们监察出的问题反馈了下去,勒令下面立刻纠正。我认为这样做效果不错。
至少这几天下面各市领导到省委汇报多了起来,他们有了敬畏,也基本都红了脸,也出了汗,应该说这一次纠风室的工作对稳定楚江局面是起到了积极正面作用的!”
米潜沉默了良久,道:“大鸣啊。以前我还没发现,现在才发现你做事挺有气魄的嘛!心态也保持得不错。楚江遇到了问题,这不可怕,你接手楚江的工作压力大,而且开局不利,这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被这些困难吓倒。
现在看来,你脑子里面还是挺清醒的,关键的时候敢于放手一搏,说起来你这一点和陈京有点像啊!”
伍大鸣嘿嘿一笑,道:“老领导,你这是夸奖我吧!不过现在您褒奖我还有些早了。楚江百废待兴,问题多,我现在是苦苦支撑!我是真希望陈京能够下放楚江,他能力强,用着顺手,我觉得他一定能够开辟一个局面出来!”
米潜顿了顿,瓮声道:“大鸣,你不要拔苗助长!陈京刚刚履新纪委还没一年,当初他的提拔就算是有些破格了。按照规定,他需要再锻炼几年,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破坏组织规定吧!”
伍大鸣道:“米部长,我可没想过违反组织规定。陈京现在可以下放担任市委书记嘛!老领导你听我说,现在陈京在纪委工作,明显就是荒废了。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大材小用。
他应该在地方工作,应该在地方锻炼。
一块好钢,我们除了要磨砺外,还要敢于使用。我相信如果沙书记还在,他肯定会支持我的意见的!”
米潜沉默了很久没说话,良久他才道:“这个事让我再仔细斟酌斟酌。你不用太着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突然的讯息!
转眼过了两个月。
陈京亲率工作组到楚江监察,因所用方法灵活,处理问题收效良好,他获得纪委的通报嘉奖。
不过对陈京来说,这过去的两个月并不轻松。
他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军纪委对西北、东北、中原地区一共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军转企业进行全面彻查。
这一次是军纪委领头,中纪委配合,一共彻查了军转地企业五十多家,针对这些企业转型存在的国资流失,暗箱操作,涉嫌违规违纪等问题,中央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弄清情况 。
而彻查军转地企业的问题,也成为了今年军队反腐纠风的重头戏。
两个月的工作,陈京和秋若寒的配合也从刚开始的生疏、抵触,到后来越来越默契。
从两人关系来看,缓和了很多。
秋若寒狂傲的脾气有所收敛,在关键问题的决策和处理方面,她还是以陈京为主,鲜少擅作主张。
这一切都源于两个人各自面临的压力。
对秋若寒来说,军委高层彻查军转企业的意志相当的强烈,这个任务落在军纪委纠风室的身上,秋若寒必须要拿出强势的一面,坚持把这件事办好,办得让领导满意。
而对陈京来说,这个工作是周海东压下来的必须认真搞好的任务。
周海东为了这项工作单独和陈京谈话多次,每一次谈话。他都把这项工作当做今年纠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明确的跟陈京讲,在今后几年,军队纠风和地方纠风联合行动,将会成为常态。
军队是党政权的基石,如果军内**问题解决不了,军内的风气问题解决不了,其危害到的是国之根基,所以这件事情中央和军委都高度的重视,把这件事情当成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央和军委主要领导的共识。
周海东的话讲到这个份儿上了。陈京岂敢懈怠?
他只能和秋若寒密切配合。精诚合作,连续两个月,两人分率自己的团队,奔赴三个大区十几个省市。各种材料陆陆续续的向上面递交。而军企转地方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媒体的报道。这项工作由陈京负责。
陈京先后对中央主流媒体《华夏日报》、《阳光日报》等报纸充分详细的介绍了这一次纪委和军纪委联合办案所取得的成绩。
而党报也纷纷开始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