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会不会像藏在丝绒礼盒里的惊喜,只待掀开盖子,便露出足以惊艳全场的锋芒?
忽然间,李星锋指尖忽然微微一顿,脑海里的记忆碎片突然如潮水般翻涌。
不对,如果按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算,东风
21这个让西方敌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正式亮相该是
1991年才对。
1991年……
李星锋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这个年份像一颗裹着历史重量的石子,“咚”地投进心湖,漾开一串关键的涟漪。
毛子解体了……
不对。。。。。。。
仔细想想,毛子正式解体其实是
1992年,1991年只是开始动荡的节点。
若历史的轨迹没有偏航,那是不是意味着
1985年,东风
21的第一代已经啃下了研发路上最硬的骨头?
这一刻,李星锋眉头微蹙,眉心拧出一道浅浅的纹路,顺着思路往下想。
之所以选在
1991年亮相,八成是阿美莉卡和大夏都看清了毛子必然解体的结局。
毛子一散,联合国五常里,能跟阿美莉卡“不穿一条裤子”、敢正面叫板的,就只剩大夏了。
之前因共同制衡毛子而维系的蜜月期彻底到头,接下来便是明里暗里的较量,从科技到军事,从经济到外交,每一步都得步步为营。
阿美莉卡肯定要大范围针对大夏,毕竟少了毛子这个“共同敌人”,他们绝不会容忍另一个强国崛起。
大夏也不能被动挨打,总得亮出点硬家伙,让对方不敢轻易动手。
这么一想,东风
21的意义瞬间清晰了。
它哪里是普通的武器,分明是递给阿美莉卡的一张“警告牌”。
你们苦心经营几十年的第一岛链封锁,早落在我方导弹的射程里了。
再敢动不动就掐断我的商路、在南海挑事,大夏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手里的“剑”随时能亮出来。
“这是先亮剑,看看对方敢不敢真在咱们脑袋上动土啊。”
李星锋在心里轻声叹道,指尖又开始无意识在桌上打着节拍。
1991年东风
21亮相这步棋,藏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妥妥的“上兵伐谋”!
既不用真刀真枪地打,又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这才是大国该有的谋略。
他正出神,对面的火箭军科学家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像被阳光晒软的线条,里里外外都透着几分掩不住的自豪,开口时,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
“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