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科学界,爱德华·威滕的处境也非常特殊:
首先,他在数学界极其有名。
1990年的菲尔兹奖便是授予的爱德华·威滕,他也是第一位被国际数学联盟授予该奖章的物理学家。
但在物理学界
可以参考国内的杨老,争议性不断。
他获得过除了诺奖外几乎所有的科学奖项,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二次大战后第六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也是当代物理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田良伟的h指数是77,爱德华·威滕则是287。
他离谱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
2018年的时候。
爱德华·威滕给暑期学校写了两个讲义,然后他反手就发在r上(d101103101103)
这玩意儿的影响因子t高达44+
同时除了论外,威腾还有很多相当出色的贡献。
比如在拓扑场论方面的一些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donaldn-witten、grov-witteen这几个理论,以及非阿贝尔的-ss场论。
此外他还将将琼斯多项式以及它的衍生物解释为量子场论的对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还有他对正能量定理的另一种证明,以及对atiyah-sr指标定理的物理证明等等
这些理论单对单或许打不过杨-米尔斯场,但结合在一起后,威腾的现有成就其实并不逊色杨老太多。
只是由于专业壁垒实在太高的缘故,威腾的名气在业外并不算大——没出现在中小学课本的人物基本上都这样。
说句很客观的话。
杨老在国内视角或者说带着同民族倾向的视角来看,或许可以算是当今物理界的第一人。
但在国际视角中,排名分布一般是这样的:
在19年之前。
认为杨老第一的大概占15成,认为格拉肖第一的也占15成,认为温伯格第一的还是占15成——这三人算是同一梯队。
然后盖尔曼和希格斯、特胡夫特各占1成,威腾占2成——有时候特胡夫特会代替杨老或者格拉肖的位置互换。
剩下05成是其他人。
不过随着盖尔曼和温伯格去世,现在相对主流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杨老和格拉肖各2成。
希格斯、特胡夫特各15成。
威腾25成。
剩下的05成还是其他人。
当然了。
威腾之所以能够排第一,很大部分在于论现在没有定数。
老杨也好,希格斯特胡夫特也罢,他们的理论都是完全体,相当于已经写完的小说,一切都已经有定数了。
而威腾呢?
他就像是一本连载到三分之一就和那些完本小说齐名的作品,说不定写下去就是下一本诡秘之主。
现如今很多人反对威腾的原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觉得他是一位数学家,不该参与物理学家的评选。
就像小牛。
他搞出的微积分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