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之卧龙助力 > 第224部分(第3页)

第224部分(第3页)

正说话间,满头大汗的御医从寝宫中出来,二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便不再谈论方才之事,吴懿急着问道:“陛下的病情怎样了?”

御医叹息道:“陛下已经醒了,只是……””只是什么?”黄权催促道。

“陛下虽然醒了,但是他的神智一会清醒一会糊涂,我等也是无能为力。

御医是用哀声叹气的口吻说出刘备的病情的,不过黄权与吴懿听罢心中却竟是有几分暗喜。

“行了,你们也尽力了,下去休息吧。”

待御医退下后,吴懿看了黄权一眼,诡笑道:“公衡,看来真是天助我们呀。”

明月西斜,天就要亮了。

在黎明前星月之辉的映照下,一支行色匆匆的军队,正在疾行军于大道之上。

风中,旗帜随风展动,诺大的一个“魏”

字隐约可见。

这是一支一万人左右自勺魏军,由曹操亲自统领,目标直指河东郡西面重镇蒲坂。

数天前,西出箕关的曹操和他的两万大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安邑城下,全无防备自勺守军被转眼击溃,魏军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座河东郡的治所。而攻破河东郡的当天,曹操便留一万兵马守安邑,自将一万兵奔袭蒲坂。

只要将那座连接关中与河北的战略重镇攻陷,汉军的粮道将断,深入幽并的二十多万汉军将不战自溃。

安邑之战的成功令曹操信心倍增,他相信,汉国上下对贾诩的奇策根本毫无防备,蒲坂津将同安邑一样轻易可下,而他也将亲手完成比官渡之战难度还要大的惊天逆转。

天将要亮了,曹操暂时将战马驻于疾行的大队之旁,大声的激励着疲惫的士卒。

一骑从正前方飞奔而来,正是先锋许仪,奔至御前,许仪举奋的说道:“陛下,斥候回报,蒲坂东城并未见多少汉军,看来他们是全无防备。”

蒲坂城夹黄河而立,东岸为东城,西岸为西城,想要夺据蒲坂津渡口,就必须先占领东城。

曹操听闻大喜,挥手道:“真是天助我大魏,传令下去,全军加快行军,必须于天亮前抵达东城。”

号令传下,一万魏军奔行更快,将卷起漫天的尘土,如狼似虎般逼向蒲坂东城。

当第一缕朝霞升起,照亮了黄河东岸那座寂寞的城池时,由东而来的沙暴已清楚的映入视野之中。

关城上,一名年轻的将军傲然而立,冷漠的注视着东面的嚣然,他知道,那是魏军的兵马杀到了。

他驻立于城头,看了一眼左右藏身于女墙之下的士卒,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冷冷道:“诸葛丞相果然料事如神,看来魏军救邺是假,袭河东郡才是真。哼,曹操啊曹操,就让我杨仪来会一会你吧。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奸相”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战争的谋划亦是如此。

似方绍、庞统等辈,虽皆乃鬼谋多端之士,但身处在这场战争中,在种种复杂的情报面前,总归难免会被迷了眼眸。

诸葛亮坐镇成都,除了向前线调拨粮草之外,本身并不参与到战争中来,正因为这样置身局外的身份,使他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拨开种种的疑云来分析局势。

当初,当诸葛亮收到关于曹操准备由卷县北渡黄河,进入河内郡的情报之时,诸葛亮就敏锐的感觉到曹操的目的可能未必会那么简单。通盘分析过全局之后,诸葛亮陡然间意识到,曹操极有可能是准备打一场彻底扭转不利局面的险仗,那便是翻越王屋山,奇袭河东郡。

当诸葛亮推测出曹操的真正意图之时,第一时间当然是想派人赶往晋阳,给皇帝刘备送去示警之信,请其发兵增援河东。但后来转念一想,晋阳可调之兵不多就罢了,长安距晋阳也颇有一段距离,这一来一往之间,或许曹操已经阴谋得逞。

于是,诸葛亮便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去报知刘备,一面则抽调出长安仅余的五千多兵马,令心腹杨仪率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