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叶娇才会被安排在雪莲身边,负责雪莲的贴身保护和看账本的重任。
石壮跟在陆成身边学习各项杂务的办事流程,不求立刻精通,但却要保证能够学以致用。
这二人与雪莲虽没有打小的情分在,但却有知遇之恩,加上葛婆婆的谆谆教导,自然满身心的以雪莲为先,将她一家子视为再生父母,就是在教导弟弟妹妹们的时候,也会让他们铭记在心,长大后要回报万分。
雪莲更是安排叶家和石家子弟同郭大郎、连胜等人一起因材施教,为第二梯队的管理人才输送后备力量。
年后雪莲在上京的布局已卓有成效,有官家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又有姜尚书在京里头人脉的支撑,诸事进展的事半功倍。
陆成与董和强强联手,董和负责协调、打通关节,陆成则带着徒弟们和石壮、郭大郎等人,交接、分拨,将上京慈幼局、福田院等收养机构内,到年龄自谋出路的小子和丫头们,登记造册,再从中按识字的多寡、算术的掌握和应变能力的表现,按资质分出甲乙丙三个层次,编为三个班级进行学习。
雪莲又注资在旧曹街一处民办的收养院,重新修缮房屋、扩充屋舍,改善环境。
尤其是教学区原来只能安置二十几人的教室,扩展到可容纳五十多人的大课堂。
院里头不仅招聘了落弟的秀才教学,且协调了国子监,让优秀学生每天轮换着给这些孩子们授课,叙述亲身经历,教授学习的方法,讲立身的根本,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融入到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此时开封城外的基地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春暖花开,河道通畅,往来的船只渐渐增多。
西塘的货船更是满载货物航行在临安到开封的航线上,原料、半成品、成品之外,也送来了急需的各类加工人员,这些人经过培训和实践,精气神都与旁人不同,激励机制让他们有盼头,有干劲。
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雪莲享受着美好时光,欣赏着无尽美景。
西园是优雅之地,更是前朝雅集的诞生地,如今经过不断的改扩建,更是玉宇琼楼,水木清华,雕梁画栋。
春暖花开时园中翠阴蓊郁,芳草茵艳,长条石案置于亭榭中,案上陈着坐隐瑶琴、书画墨笔,白兰玉桥弯在轩窗前,清秀的湖水映现在钿花木门外。
此时屋内初露锋芒欲一展宏图的少年天子与意气风发的少年郡王,正聚精会神的手谈对弈。
官家身着团花青缎襕袍,里头穿着轻薄如云冬暖夏凉的纺花葛白纱襌衣,一件值百金,底下乌皮六缝靴。
而雪莲和清婉陪坐在旁,下着五子旗,清婉输多赢少,依然兴致勃勃。
两个黄门垂目而立在门外的树影下,更多的大内高手隐藏在周围,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官家出宫一次不易,就着棋盘,又有徐家两兄妹相陪,终于能够与雪莲单独对话。
雪莲也不扭捏,将贸易计划引进经济作物、商业战场北移的战略目标,倾囊相告,更是在与清婉的对弈中,将对国家的治理、汴梁地理位置的利弊剖析开来,官家听的冷汗凛凛。
雪莲觉得既然落水得了奇遇,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在官家面前也不藏着掖着。
她得知官家此行的目的后,提前做了功课,将她所认为对国家有用,对民有利的,都书写成文。
从百姓的福利到黄河的治理,从东京城的地理位置到火药的使用,从耕种、税收到冗兵冗官冗费都给了建议。
最关键的是以远洋贸易为主,收集经济作物的良种在全国推广,并广建粮仓。
利用长城的屏障,以京杭大运河的运输便利逐步加强涿郡的军事和城市建设,作为未来的都城。
精简政府机构和军队的编制,增设精锐部队,为减少来自世族和群臣的反对,要许与利益,逐一击破。
提高匠人的地位,在全国广招能工巧匠,并集全国之力量研究火药用于武器的制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黄河的治理,堵不如疏引,南水北引,在重要的军事、河道治理、民生方面,一定要任人唯贤,既要雷霆手段,也要怀柔克刚,得用的人需要从小培养,不利于行的事得从小处扼断。
首要的是对国库支出的节源开流,先是逐年减少僧道数量、裁减厢军,降低虚衔的设置,限制非科举的门荫。
同姜尚书的进谏相比,雪莲的分析更直面要害,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后一样,在残酷的战争和骁勇的马背民族面前,如同以卵击石。
虽然大颂朝得以休养生息,但是北辽金、西夏等国都在虎视眈眈,威胁是一直都在。
雪莲在推举新政策上给出一个“小人”计策,那就是由徐景湛负责,找出朝中内阁大臣们的软肋、过错和把柄。
此举虽然不太光明磊落,但在国之大事面前,过程不重要,关键是看结果。
徐景湛在此次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尚需要进入国子监,当天子的眼睛,去甄选出人品厚重,有才能、有意志力的学子,组成一个天选少年团,唯天子所用。
雪莲更是举荐了梁司空,作为官家贴身护卫少年团的武术指导,她只能忍痛割爱一年的时间,负责调教一批文武兼备的少年团。
梁司空一家留在上京的一年,不光是要替官家训练少年团,更是要借用金明池的场地,为雪莲训练男女两支各百人水陆皆通,文武双全的护卫队。
蒋珊瑶过了年诊断出一个月的身孕,不适宜旅途劳累,留在京城待产,更是辅佐梁司空。
喜欢德善县主忙种田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德善县主忙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