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好录用后就签订合同,可真正的劳动合同是一批一批签订的,所以暂时这几个人的劳动合同还没签订。
“我要做下去的。”叶艺文第一个表态。
姜兰玲与陶青雅,本来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才退而求其次,但这会儿经过比较,发现在这里工作的待遇还很不错,别的不说,至少买衣服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本来钟万东失去了拿笔杆子的工作,还挺消极地,可这几天他看叶艺文,不但要登记,还要兼顾卖衣服,做得比自己多多了,心里也不气了。
现在见有人来争,哪有那么傻,把好不容易抽签得来的工作拱手让出去?
“我也要做的。”这三个人于是纷纷表态。
周冰很失望。
董晓丹看看空着的那一排房子,很是希望大家都营业起来,还可以互相带动业务。
“你可以自己开店啊,做饮食,开百货店,水果店都可以。”董晓丹建议道,“想做什么不要犹豫,着手早,还可以先挑房子,你看,我第一个营业,就可以选这最边上的房子。”
这房子在两条街的交叉处,可以有双倍的流量。
“可是我不知道做什么。”最中意的就是在董晓丹这边工作了,可惜没机会。
“你看,那边面店生意这么好,等开学了还会更好,你要开个饮食店,只赚不赔。”董晓丹说。
周冰一脸为难:“我在家煮面都不会,你让我开饮食店,比上刑场都难受。”
每个人都有短板,既然她这么强烈抵抗,那只能作罢。
“百货店也太啰嗦了,我就喜欢这样干干净净卖衣服。”周冰说。
“那你自己开个服装店。”还能怎么说?
“不行,卖衣服要动很多脑筋。”其他不说,听叶艺文说,就这几天,董晓丹就搞了很多的营销措施,这些招,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出的。
真真是,没法出主意了。
想想又不甘心,董晓丹可希望这边一个接一个店都营业起来了。
“要不你开个水果店。”董晓丹决定这次好好为她策划一下,要是再不行,自己就不给她动脑筋了,“你开个平价水果店,这边不是学生多吗?你可以做拼盘。。。”
然后把后世水果店的营销策略详细给周冰讲了一遍。
把周冰和店里其他几个人,包括顾客在内,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
“还可以这样?”
“反正学生多,一个西瓜、一串葡萄一个人吃不完,可以切开卖,可以分串卖,一个学生买一块,一个西瓜就卖完了。一个学生买一小撮葡萄过过瘾,几个学生一来,一大串葡萄就卖完了。。。”
后世做生意的多了,竞争力强,逼得商家把生意做得很活。
不过事实证明,生意做得越活,收益也越丰。
“你做不做?”不做的话,那我白忙活了。
“可是一旦申请营业执照,是不是以后就没法参加招工考试了?”周冰犹豫。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说来说去,还是不愿意做个体。
“那你用你家人的名字申请营业执照吧。”只能为你想到这样了。
要不是这房子只能租给学校的教职工子女,董晓丹都想用家人的名字来申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