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林带功转业到军工厂工作,职位不低,分的房子也不算小,杨丽娟带着一个孩子过去,应该也能挤得下。
等到周庆东给妹妹打电话的时候,就变成了:爸爸让你们回家过年,年后妈妈把我女儿带身边。
周庆云一听,立刻说:“那你跟爸说,让他每个月再多给二十块钱,不是我不肯养你女儿,关键要堵蔡世林那边家人的嘴。”
当然蔡世林的家人只是借口,周庆云也不是不体恤哥哥,而是想要从老爸手里多抠一些钱。爸爸的钱,能多抠一个是一个,不然也都被刘元凤他们几个花了。
当然,周庆云也不想白白给哥哥养小孩。
周庆东反正是个没脑子的,妹妹怎么说,他就怎么当个传声筒。
周荣光又一次骂:儿女是个债啊。
不过他也没有全部认下,但也没有一点不认,他对周庆东说:“按理,一代交一代,我完全可以不顾你女儿地生活,但我知道你能力有限,真要不管不顾的话,你日子也没法过了。这样吧,我每个月再出十块钱,你自己每个月也要出十块,这样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女儿交给你妈妈,让她带着孩子跟庆云他们一起生活。”
周庆东咬咬牙:“好吧。”
大不了以后省吃俭用,以后在何红萍面前多低低头,等以后与何红萍有了自己的孩子,地位稳固了就好了。
周庆东做好了低头服小的准备。
内部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就是与董秀娟离婚的问题。
于是又与妹妹几番讨论,终于也达成了意向。
也就是说以后杨丽娟带着孙女和一个月五十块钱的生活费,来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两个人一个月五十块钱,在这个年代,可真真算是小康了。
周庆云一算,美滋滋地,不但不反对,还担心妈妈一合计,赖在农村不肯来了。
一个小屁孩能花多少钱?跟在妈妈后面,剩粥剩饭都能应付了。
乡下没有牛奶的,顶多一天给她加一个鸡蛋。
一斤肉两人都可以吃上几天,再加上妈妈在房前屋后种点菜,光生活费,十块钱两人都够。
老家是个鱼米之乡,河道遍布,鱼虾非常便宜,妈妈要是赖在乡下不肯回省城,还真拿她没办法。
以前妈妈之所以愿意在省城与自己一起生活,一开始是因为知道自己要生孩子,特意来照顾自己。
可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董秀娟一家经常去打秋风。
都不胜其烦了,所以才不愿意回那个家。
而现在,哥哥要是与董秀娟离婚离成了,那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一个月五十块钱的生活费,过得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于是周庆云一合计,连忙跟蔡世林商议:“哥哥在闹离婚,让妈妈回去接孩子,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董家人很蛮不讲理,要不我们也跟妈妈一起回家过年,给妈妈做做靠山。”
蔡世林点点头:“也确实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那我们这次就送妈妈回家,顺便也到我老家去看看。”
现在的蔡世林无论是地位还是收入都比周庆云高很多,再加上杨丽娟与他们一起生活,时不时地敲打周庆云,让她要珍惜。
而且现身说法:“当时我也无所谓,就同意与你父亲离婚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我没跟你父亲离婚,你和你哥也就不会插队。即使插队,也早就想办法回城了,你也不用走军婚这条路。你哥也不至于遇到董秀娟了。”
是啊,要是爸妈不离婚,自己和哥哥还是申城高干子女,爸爸一个月工资那么高,自己和哥哥不管嫁了谁、娶了谁,一定都会办得风风光光,日子过得舒舒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