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莲:“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师傅,谢啦”,文书挑柴走了。
惠莲问文艺,“请问施主,那小伙子是谁呀?”
文艺:“他是咱们文家村有名的大孝子,叫文书。”
惠莲:“孺子可教啊。哎,你说他是孝子,能讲讲他怎么个孝敬法吗?”
文艺:“嘿,他的孝绩可多了。有一年闹荒灾,文书到野外去寻找野菜,回来充饥。他把好的装一篮,差的装一篮,在路上被人抢了。文书对抢劫的人说,好的一篮野菜我是让父母吃的,差的一篮是我自己吃的。你们想要,就把差的一篮拿去吧。抢劫的人受到感动,就把野菜全部退还给文书了。”
惠莲:“好啊、好啊,施主请进寺用膳吧。”
文艺:“多谢师傅,我就不打扰了。”
惠莲:“你家也有老母,吃不下喉吗?”
文艺:“那倒不是,我向文书学习,回家陪父母吃饭去,让老人家安心。”挑柴走了。
惠莲:“阿弥陀佛,福星降临啦。”
四
夏&;#8226;夜&;#8226;内&;#8226;文家
文书端了一碗红薯送到瞎眼母亲手里。
文书:“娘,吃饭了。”
文母:“我儿,你呢?”
文书:“我跟你一起吃呀。”
文母:“你可要吃饱啊。”
文书:“这还用说吗,不吃饱怎么干活。”
文母:“娘吃不了这么多,分一半给你吧。”
文书:“吃吧、吃吧,锅里还有,娘,我再帮你添一点。”
文母:“不啦、不啦,吃不了啦。”
文书:“你不要那我就全吃光啦。”
文母:“吃、吃,吃饱了好干活。”
文书把锅里的红薯汤倒到碗里,一口气喝光了,剩下两片红薯皮,用手抓着送进嘴里,吃得如醉如痴。
文母侧耳听声,“我儿,娘总觉得你没吃饱。”
“哈哈,我没吃饱。”文书站起,拉娘的手去摸他的肚子。文书故意把肚子鼓得圆圆的。
文母:“我儿,是娘连累你了,光能吃,不能做。”
文书:“娘,看你说到哪去了。孝经上说,庶人之孝,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孩儿还做得很不够呢。”
文母:“咳,孝敬父母故然是好事,但你把身体弄垮了,父母反而得不到你的敬养,岂不是两误了吗?”
文书:“孩儿明白了,明天多打点柴,买点肉回来,让娘尝尝,我也补补身子骨。”
文母叹气直摇头。
五
夏&;#8226;夜&;#8226;外&;#8226;文家门口
文母躺在竹椅上纳凉。
文书坐在椅边, 一边为母亲搧扇,一边读书,“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人道为之成。大哉孝乎!世人但能以孝道……”
这时,文艺来了。
樵夫:“文书,看书呢?”
文书:“对,好文章、好文章!”
樵夫:“我来向你讨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