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没让你重建大明有声 > 第219章 朕背着骂名清查土地只为给百姓一条活路(第2页)

第219章 朕背着骂名清查土地只为给百姓一条活路(第2页)

林怀兰行医后得到半个红薯,于是偷带回国,在广东电白县一带种植。

……

1582年,广东广州府东莞县虎门北栅人陈益,他从交趾得到红薯后,在自家种植35亩。

论引入时间,最早的当是陈益,然而论推广功绩,最大的则是陈振龙家族。

当然,这三人,都当得是“引进番薯第一人”之称!

他们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引进回国的,都值得后人铭记。

……

大明太大了!

纵然红薯的引入,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之久。

然而,在这个一分别就是一辈子的时代,想要推广一样舶来作物,何其艰难……

虽然徐光启等朝中大臣,也早已开始研究种植方法,更是在天津、北直隶等地试种。

然而农人有句俗话,流传至今——“接不到好老婆一辈子,种不好庄稼一季子!”

粮食是百姓的命,土地是百姓的根。

南方大地上,因为气候的原因,推广红薯反倒是迅速很多——因为随时都可以种植。

而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甚至一年一熟的北方大地,想要让农人腾出来土地,种植未经过他们亲眼验证的新作物……

何其艰难?

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就是没有粮食,活活饿死的下场!

不说古代,就算是在现代这种高科技发达的时代——湖北河南这个邻省,百姓们种植的都不一样。

襄阳与南阳比邻,甚至在古代,更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彼此相互归属,然而,襄阳百姓多种植经济作物,而南阳百姓——粮食、粮食、还是粮食!

便是连瓜果蔬菜,也很少种植……

(我在襄阳居住,今年春节时,去本组大棚里采摘草莓,大几十块钱一斤,集镇上卖的比本地人自己去摘还要贵二十,妻子带着儿子去摘时,我与老板闲聊,他说一亩地的纯收入随便搞都会过万,奶油草莓能多几千块。

回到南阳老家,我让乡亲们多种植经济作物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万一赔了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这指望不住啊。

骨子里爱粮甚过爱命的老农啊,就是这么可爱、可怜,又可哀。

因为一旦失败的风险,他们承担不起啊!

这是22年发生的事!

读者们,你们敢相信吗?

推广新作物,真的很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何况是明朝时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