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公公忙摇头,一脸的为难:“皇上,您可知这也许就是太皇太后引您入套的计呢?您这么急急的冲上前去,岂不是要送上门让太皇太后收拾呀!您这般肯定是不行的,绝对不行。”
南宫明皱眉:“不行又如何,可是如今京城咱们怕是呆不住了,亲王们都让抓了,那毒妇早晚会寻到朕,朕怕到时侯连累更多人。而且朕不能不负责,王爷们是因为朕入的宫,受的罪,朕不救他们,还能等着何人救他们。”
万公公咬牙:“皇上,您先别急,咱们先稳一稳。老奴觉得开春后,这形势一定会巨变。
咱们不若忍一忍,先把这阵子过了,等看看京城的形势再说。而且那位少爷可真不想做皇帝,太皇太后怕没那么容易如意呢?”
“朕要去南边,朕要亲自带着南边的军队杀到京城来。为南宫家的祖先报仇,除了那个祸害。”
京城的事情,每十天会送一次信到莫离手里,莫离这支信息队总能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出去。
莫离没想看完手里的信,心里满意极了,这下自己发兵更加的名正言顺了。
“来人,把这信里的事情立马传遍周围几城,特别是山海关,一定要传到。”
莫离相信,京城的变动,一定会让周边几城心里明白,到底何时明,何时暗。弃暗投明,为时不晚呀!太皇太后自己想作死,可就不要怪自己不出手推一把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六章 示好
周边的几城百姓知道了太皇太后年轻时与人通奸,并且生下奸生子,现在把皇上往死里逼,就是想把奸生子推上皇位。
这样的丑闻放在寻常百姓之家,那也是天理不容之事,更何况是皇家了。
背着夫君偷人就罢了,还生出野种来,生了野种也罢了,还想要野种霸占人家的家产,这世上最恶毒,最不要脸的事情,也不会比这事更毒吧!
老百姓们最容不下这等奸情了,而奸情的当事人是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太皇太后时,老百姓父就更加气愤了。这事绝对不能成,怎么能让那奸妇得成呢?
难怪皇上一直养病,怕是病没有,人倒是让太皇太后害了。这下毒妇,绝不能让毒妇做太皇太后。
边城百姓的愤怒,自然让城内的官员为难,这太皇太后做下此等不要脸的事儿。
如今皇上又生死未卜,外面边城的莫家军时刻会进攻各城。到底这天下会不会变天呢?
以前各城的官员还想着死守着,也许还有希望,可是如今老百姓们都不服了,一个个成天骂着太皇太后,骂着官员不做为,
给一个奸妇办差,丢了祖上几辈人的脸面。不用老百姓们说,守城的官员们哪个不觉得脸上丢人。
之前还觉得此事不大可信,可是如今全得满城风雨,几城的官员都互相通气。又派人特意回京城打听此事,
结果可想而知。京城也是一团乱。听闻还有老百姓往皇宫门前泼粪呢?意思就是暗讽太皇太后,官员们心里全明白。
此事八成就是真的,太皇太后真的想改朝换代。想让一个来路不明白的人做皇帝,想要坏了南宫皇室百姓基业。怎么会有这样的毒妇呢?
这不周围几座城的守城官全在一起议事,对于去留问题,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这战事是一定会起的,可是重点是,如何把各城的损失降到最小,还有如何保全自身利益呢?
莫家军拿下月国后。一直用月国的宝石换粮草,这事情众人皆知,只是阻不住。只能默许。到底要死拼,守着城门,还是顺势而为呢?
人都是贪生怕死的,最后议论的结果。自然是顺势而为了。不过众人都在等。等那个势,等那个机会。马上就入冬了,边城一片冰雪,并不适合战事,估计莫家军想开春后全面出动。
到时候再借机与莫主帅谈条件,若能得以保全是最好不过了。既然决定顺势而为,那么各城对边城的态度就不能强硬了。首先各城的防护就得减了,不该盘查入城的商人。
这些商人里面肯定有边城莫家军的人。这也算是给莫家军一个机会。让他们能更加方便的到各城做生意,算是为莫家军捐粮草吧!
刘月满意的笑。看着手里的账目,不错,不错,自从放出太皇太后通奸之事后。
边城周边的几座城,突然就放宽了对入城商人的盘查。现在边城的宝石能更加方便的进入各城买卖,也能从各城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粮食。
连月国的羊肉干,牛肉干之类的,也因此获利,直接可以由商人带到城内卖。
莫离与刘月知道,这是周边几城的示好,他们抛出了橄榄枝,那么接下来的,就是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他们觉得可以转投自己这一方的进机。
莫离现在才觉得自己确实太心急了一些,家将们之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