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刘轩说修筑大坝的时候,这钱也是赵祯考虑的事情之一,现在看来,应该花费不了多少。
可这人力怎么办?
看着赵祯一会展眉,一会皱眉的样子,刘轩仿佛看出了他的忧虑,随即说道:“祯儿,你这是在担心用度吗?”
赵祯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
“不单单是资金,还有劳动力呢,据了解,黄河水波涛汹涌,想要修筑大坝,定然要在上游开始,但是疆域有限,在咱们大宋境内的,只能是兰州。再到中下游开始,有一部分在西夏,所以,要想解决水患,下游的大坝数量不能太少。这么大一个工程,人力问题很难解决啊。”
听完赵祯的话,刘轩明白,下朝之后,赵祯并没有贪图享乐,回去找曹丹淑,而是真的好好做了一番研究。
一旁的刘娥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也明白这兄弟俩准备干嘛,她没有发言,而是欣慰地看着兄弟俩。
真好啊,吾儿都有大帝之资,兄弟同心,定能排除万难。
“祯儿别担心,你忘记之前我提出的以工代酬了?”
“对!这事吾怎么能忘记了呢,对对对,以工代酬,黄河沿岸,每年都是受灾,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也给其他各州带来了负担,只要纠集起这些真心想要给家乡做事的受灾百姓,给与酬劳,定能汇集更多的劳动力。”
赵祯经刘轩提醒立马想起了之前提到过的以工代酬。
“好好好。”
刘娥连声称赞,以工代酬她第一次听说,一听到这个办法,她便难以遏制地兴奋。
此法能有效地控制流民,又能给修筑大坝带来劳动力,还可以保障民生,一举三得,是个好方法,固然吾儿有大帝之姿啊。
在场只有一个人,并没有感到奇怪,那就是赵敏,她看到刘娥和赵祯那兴奋的样子,不禁撇了撇嘴,轻声呢喃了一句。
“这算什么啊?”
“哦?小敏,你这是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赵敏原本是在心中吐槽,这些都是后人的经验,和刘轩有啥关系,但关乎到民生还有刘轩的面子,赵敏只是心中说说,没成想,嘴上没把牢,漏出了一句。
旁边的刘轩当然知道赵敏在想什么,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也不是想着靠这些来换取功劳,只是看不得当下的百姓受苦,反正迟早会出现的办法和物品,提早提出来,造福百姓也不是不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轩偷偷拉了下赵敏的手,赵敏也明白了过来,懊恼不已。
“没有没有,母后,我没有建议,只是在想着水泥该怎么弄出来。”
说着,赵敏还瞪了刘轩一眼。
说到水泥,赵祯和刘娥也看向了还在朝着赵敏挤眉弄眼的刘轩。
“额,这个,好说好说。”
于是,刘轩将一筒奖励的水泥制作步骤和方法讲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水泥生料(石灰石+黄土+铁矿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细粉)经过工业窑炉1350-1450度的煅烧,形成“水泥熟料”。然后,再掺加一定比例的石膏、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等)进行研磨。最后,得到的细粉就是水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