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杜鲁门传 谁写的好 > 第120部分(第3页)

第120部分(第3页)

鲁门后来说,他过去很少如此难受地感到不安过。他认识约翰逊已有 30 年 了。

约翰逊的辞职和马歇尔的任命是同时宣布的。

9 月 15 日凌晨,华盛顿时间为 9 月 14 日下午,在仁川的两栖登陆计划 开始实施了。如同麦克阿瑟保证的那样,这次进攻使敌人全然猝不及防,而

且也如他断言的那样,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势不可挡的成功,彻底扭转了敌 人占上风的局面。

入侵的力量计 262 艘舰艇和第 10 军的 7 万人,由美军第 1 陆战师首先发 起攻击,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攻克了仁川。11

天后汉城收复。与此同时, 沃克将军指挥的第 8 集团军按预定计划冲出釜山环形防线,开始向北行进。

在军事史上,命运发生这种戏剧性转变的情形还相当少见。到 9 月 27 日,一 半以上的北朝鲜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钳形包围之中。到 10 月 1

日,联合国军 已攻到了三八线,整个南朝鲜已在联合国军的控制之下。在两周内,战争完 全变了一个样。

消息传到了华盛顿,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远比至今任何人敢于希望听到 的结果要好。全国一片欢腾,这是一个“军事奇迹”。喜气洋洋的总统给麦

克阿瑟发去了一封电报:“我向你们大家致敬,并代表所有国内的人对你们 大家说‘干得既好又漂亮’。”

自战争开始将近 3 个月来,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联合国部队能否在朝鲜坚 持住并生存下去。现在问题突然变成了是否要把战争打过三八线去,摧毁共

产党军队和北方的共产党政权,从而统一这个国家。麦克阿瑟赞成对敌人“穷 追猛打”,参谋长联席会议、新闻界、两党的政治家以及绝大多数的美国人

也都这样认为。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胜利的激动 四处风行。国务院中除了少数几个政府官员如奇普?波伦、保罗?尼采和暂

时重返职位的乔治?凯南之外,实际上没有什么人竭力主张在三八线上打住。

“不可能指望部队??一直前进到一条测量员划的线那里然后停下来。”迪 安?艾奇逊说,“作为一条分界线它没有什么政治上的价值。”

杜鲁门似乎和任何人一样也被卷入了当时的气氛中。追歼敌军乃是军事 理论的基本原则。如果他曾对他总统任上最命运攸关的这一决定有过犹豫或

是感到痛苦,那也是无据可查的。

决定是在 9 月 27 日星期三作出的。麦克阿瑟现在的军事目标是“摧毁北 朝鲜的武装力量”。这个目标大大不同于以往。如果没有迹象表明苏联或中

国的部队在北朝鲜进行重大干预,他就被授权越过三八线。而且,他不能使 战火超出北朝鲜与中、苏的边界。总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麦克阿瑟可以

随心所欲地干他必须得干的事情。此时马歇尔已担任国防部长,他告诉麦克 阿瑟“在战术和战略上不要感到有束缚”,而当麦克阿瑟回电报说“我认为

军事行动可遍及整个朝鲜”时,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

战争向北发展涉及两大风险,即中国人的干预和严冬。但麦克阿瑟已准 备行动,而且在仁川之后,人们对他“几乎是迷信般地敬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通过外交途径发出警告说,如果联合国 部队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支持北朝鲜。在华盛顿,即在国务院、五角大

楼和白宫,这些警告却被判断为主要是虚张声势而已。

10 月的第一个周末,在纽约成功湖,联合国建议采取一切“合适的步骤 以确保整个朝鲜的稳定局面”,这意味着联合国同意将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

去。仅仅几天后的 10 月 9 日,麦克阿瑟派遣第 8 集团军在开城附近越过三八 线。第二天,杜鲁门突然宣布说,他将飞往太平洋上的一个没有具体说明的

地点去和麦克阿瑟将军就朝鲜的“最后阶段”进行磋商。

2

这件事就像那种极好的高水平戏剧一样无法抗拒新闻界和美国公众的极 大兴趣。人们说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就像不同王国的君主在自己各式各样的随

从陪同下前往~个中立地点会晤。这两个人过去从未见过面。麦克阿瑟自

1937 年后一直呆在国外,而杜鲁门去过的离远东最近的地方是旧金山。 会见地点在太平洋当中一个极小的地方即威克岛,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

外侧有一个微小的珊瑚路航空站。 总统的远征队由三架飞机组成。杜鲁门与他的参谋人员,保健医生及特

工部分遣队乘坐“独立”号飞机;哈里曼、腊斯克、菲利普?杰塞普、陆军 部长佩斯、布莱德雷将军以及他们所有的助手、秘书等乘坐一架空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