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配合,朱钜文和杨思唯两个人从白天到黑夜,都默契到完美无缺。
见到了一些钱之后,朱钜文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谋求更多的利润。
“你说的事情我早就想过了,但金融这方面想稳赚不赔,可就需要太专业的操作了。”
“这一点我们没有人具备。”
“把我的钱交给别人去打理,我可不放心。”
“并且搞不好还可能亏到底裤都不剩,这我可接受不了。”
“另外,我们汉服每个月都销售几千上万,且款式众多并不固定,没办法一次调整之后一直生产,全部自己来做这得多大工厂多少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的专业工人,本身就是一笔巨大而难以保证利润产出的投入花销。”
“要管理这些工人,耗费的精力也不少。”
“汉服这个产业不知道能火几年,自己盘工厂管理工人直接生产,对于我们这种人不以此为主业的人来说并不划算。”
朱昊用他有限的商业智慧认真分析。
世界上很多事情他都可以豁得出去,唯独用钱,从他口袋里往出掏钱,他总觉得全世界都在坑他钱。
这是老子的钱!除了买房子买地!谁也别想动!
朱昊其实主观上就不太想买工厂扩大经营,他稍微一思索,想到的全都是亏损的点,就更不想了。
“但是,我们可以搞一个精品生产,雇佣一些技能精湛的厂妹还有一位头发越白越好的老太太,纯手工打造单品、精品、孤品。”
“因为对外宣传是‘几位经验丰富的裁缝大师纯手工制作’,所以虽然这件单品成本依旧低廉,但是却可以卖到几千几万的高价。”
“汉服这种服装,因为有着特殊的商品属性,所以绝对可以吸引有钱的消费者不惜重金购买。”
“只要我们对于单品确确实实用心打造,这些消费者花费重金买了我们的单品汉服之后,绝对会在各种平台秀出来。”
“变相的为我们怒打一波广告是不是?”
朱昊只是想一想那种情况,都会觉得发自心底的开心。
他现在觉得如果还能穿越会崇祯年间,什么东林不东林的,光靠他自己就能做生意做到内帑爆满。
朱昊想起他在现代的历史书籍里,看到的广州十三行的事情。
“等到汉服不行了,这几个员工的遣散费也相对少一点,机器的成本也几乎为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就是针线、顶针、缝纫机而已。”
“这多好,空手套白狼,无本万利。”
朱昊本性既抠搜,又心黑。
他这一招以几乎是零成本的投入,撬动了十倍百倍的回报收入。
朱昊挑着唇角无声的笑,以小博大还没有风险,这种事情实在是太美好了。
“刚才听你说不想盘工厂的时候,我还觉得你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