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凉冰没有说话,她可不看想看这看哪,因为他已经看过了,严格来说还是从新宇宙来的。
她现在也只想回去……
三人中,已经有两人表达了要待在647号小宇宙的意思。
智子便站起身道:“那么,你们在647号宇宙的新生活就开始了,我们出去看看吧。”
再出门,几人就看到了一幅春耕的景象,那些机器人都在田里干活,有的在平整好的田里播种。
不过,它们干农活的方式都十分原始,没有能拉的宽耙,只是用手握的小耙一点点地平地;也没有播种机,机器人一手提着一个装种子的袋子,一手把种子埋进地里。
整个场景有一种古朴的色彩,在这里,机器人甚至比农夫更贴近自然一些。
“这里可不比蓝星,存储的粮食只够你们食用两年,以后你们就要靠种地生活了。”
智子指着田间继续道。
这就是为什么她不建议几人这么快就进入的原因。
因为,蓝星上可是经过上百年经营的,但647号小宇宙在此之前还没有谁在里头长久生活过。
别问为什么不将蓝星上的粮食都带进来。
智子表示;想吃自己种。
…………
很快,647号宇宙中的一年时间就过去了。
田里的小麦收获了两季,三人两次看着翠绿的麦苗慢慢变成金黄的麦浪,旁边的菜地里也一直充盈着绿色。
这个小小的庄园里有着完备的生活用品,所有的用品都没有商标,显然是在三体世界制造的,但在外形上与人类的产品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异域特征。
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电脑前。
在小宇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激活一个终端窗口,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电脑主机在哪里。
电脑中有大量地球人类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大部分是广播纪元之前的,显然是三体世界收集的人类世界的信息,遍及科学和人文的所有领域。
但更多的信息是三体文字的,数量巨大,浩如烟海,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在电脑中找不到把三体文字翻译成人类文字的软件,于是他们开始学习三体文字,智子成了他们的老师。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极其困难,原因在于三体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人类的表音文字不同,与语言无关,直接表达含义。
人类在远古时代也出现过表意文字,比如一部分象形文字就是表意的,但后来消失了,人类的阅读习惯完全变成了表音的习惯。
不过,他们发现这种困难只是在开始时存在,越往后越容易。
他们经过艰难的两个月后,进步逐渐快起来。
与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最大的优势在于阅读速度,这种文字阅读起来比表音文字至少快十倍。
三人磕磕绊绊地阅读三体文的文献资料,他们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了解三体世界是如何记载他们与地球文明的那段历史,二是想知道这个小宇宙是如何建造的。
对于后者,他们虽然都知道真正从专业角度短时间了解不太可能,但至少应该从科普角度知道是怎么回事。
智子说,要达到这两个目标,他们还需要一年时间进一步掌握三体文字,再用一年去阅读。
建造小宇宙的基本原理确实令他们难以想象,即使是其中一些层次较低的奥秘他们也很长时间弄不明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如在一立方千米的空间中,生态循环是如何建立的?
太阳是什么?
它的能源从哪里来?
关于这点,甚至连到了超神已知宇宙重新建造小宇宙的张恒,都懒得在自己的小宇宙中再弄出一个太阳,就可想而知有多大的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