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死人没商量。
破题破不好,这科就白考了。
根本对实际没有一点用。
反而考进士时,的确就针对实际出题了。
比如崇祯就考过,兵制如何,如何改进,如何征税……
问题是毛病大家都知道,想要解决,没有能执行的人。
而这个世界的题目,则是海阔天空。
根本没有什么限制。
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从这里看,倒也比封建王朝开放许多。
比如前三次的举人考题,也是写策论。
比如“天上的太阳,为什么早上大,中午小?”
又比如“有一只鸟生出三条腿,这是为何?”
还有“赵家有五万亩地,但是他祖先只有30亩荒地,这些地从哪儿来的?”
“怎么解决他们家的地?”
可以说,因为有神明,那皇帝也比较奔放。
而且考官本身又是进士,所以出题也比较浪。
也不怕事。
而这一次的考题又会是什么?
果然考举人就很难了。
你不能光背那些经典书籍,你得博览群书。
光要看的书,就得上千本。
这对别人来说是个难事。
对闻人升来说也是个难事。
他难就难在,他不能说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引用那几千本前人之书,给出答案。
至于你说你自己的发现,不好意思,得看命。
如果是让一个比较厉害的考官看到了,他觉得你的对,可能选拔你当头名解元。
如果你运气不好,那不好意思,你完蛋了。
你啥也没有了。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狂妄自大,要求回家反省自己。
于是闻人升就只好借书来看。
书非借不能读也。
很快考举人的时候到了。
经过一通繁琐流程后,终于拿到了举人的策论。
上面写着:“天有几重,地有几层,人有几级?”
“平天,削地,等人,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