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了活路,自己就会主动捡起来。
闻人升现在就是要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新的征税征兵体系,来取代前者。
以“人人平等,以民择君”为上层架构,以广开教育,大量培养各门类人才,考试选拔,来填充统治体系中的管理者。
再以开化后的民众,反向制约管理者,来实现相对平衡。
最后用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拓,对外贸易,内部商业交流,来稀释矛盾,让百姓得以求活。
反正这一套,荀或听了半个月的课,是看明白了。
其他人也听明白了。
但是这些智商都在90点以上的智谋者,又有几人赞同,几人反对?
荀或冥思苦想,总觉得这和自己所学大相违背。
但又能自圆其说,自通其理。
他实在找不到可以折腾的地方,只能冥思苦想对方思想体系中的漏洞。
“好了,今日之课,上到这里,众位学生,回去后给二班的讲一遍,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下课,学生们再见。”
“老师再见。”
众人纷纷起身。
无论如何,他们对老师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无论如何,闻人升这一套已经成功在太行山中得以实行。
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能吃饱穿暖,这已经是有良心的士人们,所能奢望的大同之世,桃园家乡。
…………
回到临时馆舍,荀或还在苦思。
荀攸叹气道:“叔叔,你不要再费力气了,我观赵师这一套经学,得之天授,完整无缺,又能济世救民,实在是难得。”
“我也明白,只是总感觉太过颠覆我平生所学。”荀或叹气道。
“平生所学不能救世,不能避免百姓过几百年就要陷入水火,为何不弃之?”管宁在一旁说道。
他可是认真求学之人,为了求学可以割舍一切。
“是啊,仔细想想,若是按照赵师所言,我们自己修身到极贤者,岂非百姓也会选我们为君?”华歆则是兴奋道。
管宁微微皱眉。
荀或则是呵斥道:“你家世代食汉朝俸禄,怎可说出如此……”
“等等,赵师早就说过,俸禄乃民所出,民有权将俸禄给谁,我家世代吃的不是汉朝之俸禄,而是万民之俸禄,自然要为万民做事,若是做到极点,我为君,又有何不可?”华歆直接赤诺诺地说着。
众人哑然。
但是按照赵师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荀攸看看华歆,心中也在想,众人都说你华歆是龙头,我偏不服之。
我若是比你贤明,难道就不能为君吗?
“等等,赵师之前也没有说何者才是极贤明?”荀或又道。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百姓来定,谁能让百姓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谁就是贤。”华歆可真不愧是龙头之称,一下抓住要害。
荀或随口反驳:“百姓无知,容易被小人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