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人没有经过教育,不懂得什么道理逻辑,甚至不知道好坏,只知道最原始的逻辑:谁拳头大听谁的。
现在是青云山的土匪拳头大,自然就听他们的。
这也是异族进中原的基础——异族拳头大,就听异族的。
如果真要是觉醒了皿煮意识,那异族是进不来的,统治成本太高了。
于是,青云山靠着土匪的名头威慑,再加上实打实地,灭了几家不听话的大户,将他们打成苦力,绑到山上去。
这就让许多大户不得不听话了。
而官府们,一听是土匪绑票,根本就懒得管。
只是派出两百民壮,进山晃荡一圈,就在山口,打了几下,就匆匆退了回去。
任何一个封建时代,土匪都是多如牛毛。
哪家官府也没有功夫去剿灭它们。
而且管员一听是土匪,先天就失去了七分警惕——都知道土匪不会成事。
如果说是会道门,他们还会高度警惕。
毕竟这东西能折腾的动静大,比如三国黄巾。
而土匪都是坐地户,流窜小,危害也少。
关键是只勒索民众,影响不到他们老爷头上。
而青云山,就借住这种心理,以土匪之皮,行积累之实。
他们借助这些大户,先搞养殖厂。
通过蚯蚓加鸡的养殖,大力解决了基础的肉食问题。
有了肉食,可以说胜利就多了一半。
士兵吃肉,和吃素,那是两个层次。
简单来说,我一天能跑一百里,你最多五十里。
我能持续作战一个时辰,你苦战一刻钟,就顶天了。
很多时候,关键的战役,就是苦战中,决出胜负。
其实双方打得一开始都是势均力敌,后来在苦战中,谁先抗不住,谁就大崩溃。
死亡就出现在崩溃之后。
明对清,不是一开始就打不过,而是苦战打不过。
青云山,走的路子就是先搞后勤,再去暴兵。
这样有一大好处。
那就是能走刘邦的路子——失败几次,就能起来几次。
因为封建时代,劳动力资源太过于溢出了。
太廉价了。
其实就等于兵力资源廉价。
只要有粮食,就能源源不断地招兵。
而古代信息流通又缓慢,青云山已经扩大了很久,附近几个郡县,还不知情。
只将他们当成土匪。
有人说起来,就是“青云山的土匪厉害,去那里经过,得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