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15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58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159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160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161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162一介:一个。
163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164等:相同,用作动词。
165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166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67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168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169百龄:百年,犹“一生”。
170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171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172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17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174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175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17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177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78胜:名胜。
179不:不能。
180常:长存。
181难:难以。
182再:再次遇到。
183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184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185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186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187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188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89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古诗文网
赏析
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