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举中第步入官场后,苏轼历任多职。
】
【早年因才华出众,步入仕途,被宋仁宗评价为“宰辅之才”
。
】
【他先是历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
【后因“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宋哲宗即位后,苏轼重新被启用,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重要官职,并再次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
【但随着新党执政,他又被贬至惠州、儋州。
】
【苏轼的一生都在官场沉浮,但始终坚持自已的政治理念和为民请命的价值操守……】
【可以说,苏轼的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他依旧初心不改。
】
【每到一地,都治理一方,令百姓爱戴。
】
【他不仅制作出诸多闻名后世的美食,还写下了许多名传千古的诗歌词赋。
】
【毫不客气的说,苏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才……】
*
北宋时期。
即便是再次看到,苏洵和苏辙依旧感到牙酸。
这大儿子兄长也太能惹事了,看看这被贬路线,跟人家后世旅游似的,从北“游”
到南!
宋仁宗:“……”
这苏轼也忒能“跑”
了,就不能学学他弟弟么,非得那么耿直干嘛?
做官最需要的就是圆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