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第一相 > 第8章 县学(第2页)

第8章 县学(第2页)

但也同样是这种超然,让学官游离于县衙权力河水之外,只能守着儒学的一方井水。

安化县学的现任教谕石安之,更是一个“奇人”

,他是弘治年的进士出身,同年的官都是越做越大,只有他的官是越做越小。

石安之在观政后除官,是在苏州府吴县知县,那是天下一等一的肥县,让多少同年羡煞。

不知为何,三年考绩之后,他便迁为江西袁州府萍乡知县,虽然是上县迁下县,好歹都是七品正堂。

不知为何,三年考绩之后,他又被左迁长沙府善化县丞,成了一个八品佐贰官。

然而,不知为何,这个佐贰官又只干了三年,又迁为更加偏远的安化县,还是没有品级的县学教谕。

没想到,石安之到了安化,倒是真安定下来了,这个教谕一当就是八九年,跟泰山石敢当一般,安安稳稳,倒是对了他的字号,他的表字若素,自号不可翁。

这安化县说来也怪,知县是个举人,而教谕却是进士,说起来倒也是一景。

只是不知道那钱知县与石教谕见面时,该如何叙礼?

一路上刘敦书给李步蟾介绍石教谕的过往,虽然笑语晏晏,但言语间很是尊敬。

他左一个“不知为何”

,又一个“不知为何”

,一个正经八百的进士,却在官场中一路走低,其中的原因自是不言而喻。

县学很快就到了,就在文庙以西百步。

安化县学始建于北宋,是章惇“开梅山”

之后,由首任知县毛渐所建,当时屋宇简陋一切草草。

大明万象更新,洪武七年县学扩建,有了殿、庑、堂、斋,才有了眼前的气象。

县学的大门傍对洢水,门额上高题“安化县学”

四字,笔力遒劲,字体宽博。

询过县学门子之后,刘敦书带着李步蟾穿过二门及东西耳房,又过了前厅,李步蟾对着那块“耘桂惹香”

的匾额看了一眼,并不曾驻足,又跟着刘敦书走到了后厅。

后厅是用来考核学生的,厅内高悬的匾额,写着“在兹”

两字,意思是“斯文在兹”

,告诫学生陶冶性灵,强勉学问。

不想石教谕却不在后厅,刘敦书有些傻眼,他并未进学,之前也没来过县学,只是从刘诗正那里知道了一些首尾而已。

想再找人询问,县学里却是人迹杳然,说起来县学再小,也是一个独立小王国,放在科举强县,上上下下不下二十人。

但安化荒僻,举业不兴,以石安之的性子,又是一切从简,所以县学只不过一教谕一训导一膳夫一仆役一门子,加上他那一肚子不合时宜,倒成了地道的“六一居士”

这时李步蟾听到外面廊庑有清扫之声,出来一看,一个仆役手持扫帚和簸箕,正在上下清扫。

上前一问,仆役指着月亮门外的花径,“沿此路去,听到敲棋之声,便可寻见教谕老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