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孩子有父亲撑腰,有完整的家庭庇护,而他只有老妈单薄的背影。
她白天在单位忙碌,晚上回来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甚至在他生病时,需要彻夜不眠地守在床边。
明明在生下自己之前,是个什么都不会的网瘾少女,却硬是撑住了他出生后带来的沉重压力,将他抚养长大。
每一次看到老妈眼里的心疼和无奈,他都恨不得自己从未存在过。
至少那样,她不必再为自己奔波劳累。
可老妈从未抱怨过一句,总是笑着说:
“你能好好的,妈就满足了,等治好了病,给妈生个大孙子,咱们一家在游戏里组个小队,大杀四方。”
正因如此,哪怕只是每天中午送一份饭,他也想坚持。
尽管老妈单位的伙食很好,尽管她总说:
“别麻烦了。”
但他还是想固执地去做。
这是他唯一能回报她的方式。
来到冰箱前,他开始忙碌。
冰箱里存着昨晚就准备好的材料,绿木族培育的美味青椒、鸡胸肉、几颗饱满的香菇,还有一小把翠绿的芹菜。
宁树制作午饭的动作不快,但很稳。
鸡胸肉被切成均匀的细丝,用料酒、生抽和淀粉腌上,静置在一旁。
青椒去籽,切成细条,香菇切片,芹菜斜刀切成小段。
锅烧热后倒入少许油,蒜末爆香,鸡肉丝滑入锅中翻炒至变色,随后加入蔬菜,大火快炒,最后淋上一勺渔港城进口来的“海晶”提鲜。
原本想购买渔港城出口过来的廉价海鲜,但想到最近海域污染问题挺严重,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香气很快弥漫整个厨房,他勾起嘴角,低头看向餐盘。
老妈最喜欢这道菜,清爽不腻,又下饭。
炒好的菜被小心地装进保温餐盒,他又盛了一碗早上熬好的山药排骨汤,汤色清亮,几粒枸杞还浮在上面。
最后,他捏了两枚饭团,按进便当盒角落。
老妈偶尔忙起来会忘记吃饭,饭团拿在手里随时能啃上两口。
收拾妥当,他拎起餐盒,推开门。
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迈步往打车站点走去。
沿途的街道,新铺的柏油马路泛着乌亮光泽,行道树刚刚栽下,树干还裹着支撑用的木架,嫩绿枝叶在风里摇晃。
再往前,几栋崭新的玻璃幕墙大厦拔地而起,反射着刺眼阳光,像一面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这座正在蜕变中的城市。
而在这片光鲜亮丽的背后,仍有大片未褪去的旧影。
路边零星散布着老旧的铁皮屋,墙体上普遍印着“拆”字,且有些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扭曲的彩钢板堆迭在路边,露出锈迹斑斑的骨架。
挖掘机的轰鸣声从不远处传来,伴随着钢筋水泥的撞击声,能看到未完工的高楼上,建筑机器人在尘土飞扬中忙碌。
街角小摊贩依然热闹,水果车上堆满了当季从绿木族进口的果蔬,老板娘一边吆喝,一边麻利地给客人称重。
不远处的早餐铺蒸笼冒着腾腾热气,刚出笼的包子被迅速装进塑料袋,递给行色匆匆的路人。
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嬉笑着从他身边跑过,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
相比较外面的世界,他所在的隔离区显然更有烟火气。
外面的世界他去过三次。
到哪都有机器人,以及各种3D霓虹灯广告牌,好多餐饮店还都是机器人厨子。
要说不好吃吧,也不对,机器人制作的美食味道绝佳。
但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也可能是他的心理作用。
沿着人行道慢慢走着,路过一个正在施工的广场,围挡上印着“城市新中心”的效果图,而在围挡的另一侧,还是一片钢筋水泥的骨架,起重机缓缓转动,将又一捆钢材吊向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