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没受影响的,就是从听到柳公权名字起,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锦盒看的颜业了。
他从年轻那会就喜欢捣腾古玩,只是眼力实在一般,赔多赚少,到现在家里也没几件真品。
此刻颜业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锦盒,小声念叨着:“柳公权的真迹,市面上不都已经绝迹了吗,能是哪一幅呢?”
“蒙诏帖。”楚凡不知何时,站在了颜业身旁,脱口而出。
颜业闻言,还以为遇到知己了,正打算与来人细聊,可扭头一看是楚凡,立马小碎步往旁边挪了挪,不想搭理他。
此时的颜铁抚摸着锦盒,都快喜极而泣了,偏偏装模作样地推诿道:“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爷爷可不能要啊,正烨还是收回去吧。”
“爷爷,这字是我特意花了一千多万从拍卖行拍下来,给您七十大寿的贺礼,我又不懂欣赏,放我这就纯属浪费了。”楚正烨拍马屁的同时,不忘将字帖的价格公之于众。
“是啊颜老,难得孩子一片孝心,您就收下吧,顺便让我们也跟着开开眼。”几个本就想巴结楚正烨的小老板纷纷上前劝说,递台阶。
“这……”颜铁故作沉吟,直到嘴角快压不住了,才笑呵呵道:“好,那大家就一起鉴赏下。”
“哈哈,多谢老爷子赏眼!”众人齐声应和,很快将桌面收拾出来,颜铁小心翼翼地将字帖平铺在桌上。
随着字帖展开,现场顿时一片惊呼声响起,其中就包括了颜业。
“蒙,蒙诏帖!”
惊叫过后,颜业下意识地看向楚凡。
这小子刚才说什么来着?好像说楚正烨要送蒙诏帖!
他怎么知道的!
楚正烨给他托梦了?
惊叹过后,颜业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一滞,并没和其他人一起上前欣赏,而是小声嘀咕:“不对啊,蒙诏帖真迹不是在燕京博物院吗,怎么可能被倒卖出来。”
楚凡听着唇角上翘,别说,老丈人眼力不咋的,知道的还挺多。
此时主桌前,围绕着字帖,已经开起了小型研讨会,颜秀娟率先尖着嗓子,信誓旦旦道:“真的,绝对是真的啊!看这字写的,有撇有捺的,多好。”
“嗯,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瞧这字写得多大啊。”
“错不了,我一个字都看不懂,绝对是大师写的啊!”
楚凡目瞪口呆,要了命了!
这哪是寿宴啊,不纯纯的傻子开会吗!
眼看现场专业知识是半点没有,男高音遍地都是。
楚凡干脆找了把椅子靠桌坐下,撑着脑袋看群口,这不比相声会场的封箱热闹多了?
一小时后,场面逐渐安静,这还得归功于这帮人的文化素养有限,实在是捧得没词了,要不至少还得加个钟。
最后由一个肥头大耳的老板做出了总结性发言:字肯定是真的,因为比他们写的强多了!
其实这幅字要让楚凡来说,写得确实不错,圆润工整,有几分柳体的形,但问题是,只有形。
笔锋缺少刚劲,有形而无神,加之纸张太新,显然不是来自千余年前的唐朝,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