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个都露出了深刻的认同。
顿时明白了什么。
而旁边的杜虹,也适时的说了一句。
“做不过老外,找段泳平帮忙拉赞助的。”
果然。
又是几句好听的话以后,话题就来到了号召各位同僚出手救救国货的地步。
而当事人则更是声泪俱下。
说着自己目前厂里的困境。
就几句话。
姜姑娘就估摸出了大概。
简单来说。
就是拼不过老外的工业化能力,价格比人家高。
同样的东西。
人家卖5毛,你卖2块。
就算味道上有着老手艺的加持。
但久而久之,还是会被挤到一大部分市场。
所以这位老板就找到了段泳平,想出一部分自己厂里的股份。
换来投资,购买机械。
尽可能的把成本压下去。
想法不错。
但姜姑娘不太看好。
要是2012年的话,还能通过互联网,走其他的方式把销售做起来。
可现在是2002年。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年代。
人家经销商进货就是一次选择。
再到顾客手上,又是一次的选择。
两次选择之下,就算把成本给压了下来,最多也就是和外资的持平。
但人家有洋货的品牌加成。
国货怎么能做的过人家。
当然。
这只是姜姑娘个人的看法。
眼下就有好几个老板,被段泳平给说动,和那位胡老板去了宴会厅的角落。
坐下来谈投资的事情了。
这么一看。
姜姑娘忽然觉得段泳平的这个宴会拉投资的方式还挺好。
沟通交流是一个方面。
最关键的是,在段泳平的口才下,哪怕一个濒临倒闭的厂,都能给说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