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靠冲劲吃饭的少年。他的每一次切线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每一次假动作都逼迫防守者作出错误判断。他从不会恶意制造身体对抗,但他能在规则允许的极限内,将对手逼得喘不过气。
几次下来,比分已被拉开。
“你以为你还在巅峰?”秦宇在一次防守后咬着牙质问。
苏盘只是摇头,“我从没觉得我在巅峰。我只是想打一场真正的比赛。”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秦宇那双愈发紧绷的眼睛,轻声道:“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秦宇的眼角狠狠一跳,像被戳中软肋,“人会变。你不也变了吗?”
苏盘没有反驳。他确实变了,但他没变的是那份尊重——不论对谁,他从不在球场上用恶意对待对手。
“变可以。”苏盘眼神冷静,“但不能忘了,篮球不是踩着别人的伤口去赢的。”
下一轮回合,沈慕没有再传给苏盘,而是自己运球突入内线,一个变向绕过防守,迅速放篮得分。她用实际行动回应着对方愈演愈烈的动作——我们不是来被你打压的,我们是来赢你的。
对面的气氛越来越焦躁。
吴子维一次强硬防守中被判犯规,脸色瞬间阴沉。他不服,冲着裁判嘟囔几句,又扭头看向苏盘,眼神里那一丝微妙的不甘与挣扎终于暴露无遗。
苏盘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们这些年,在太多的夜晚、太多的场地上共同成长,那些沉默的默契、那句句未说出口的较量,最终都堆积成了今天这场对抗。
他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吴子维的肩膀,低声说:“别这样打。不值得。”
吴子维僵住,一时没说话。
“如果你赢,是因为你比我强,那我认。如果你赢,是因为你踢断了我的膝盖——那你赢的,也不过是一个废人。”
苏盘说完,转身回到场中。
比赛继续。他仍在跑动、策应、接应、掩护。他用身体告诉所有人,他不是靠情绪打球的人,他是靠理智、配合、技术和对球场的敬畏。
每一次跳起,每一次落地,他都在问自己:还能不能再来一次?还能不能再对这个场地多留一秒?
而他身体的回答是:还能。还能再打,再撑,再赢。哪怕只是一次短暂的光辉,也要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
不能给任何人话柄,让他们说他“已经不行了”、“他是靠老脸留在场上的”、“他现在只是靠经验苟延残喘”。
他不怕输,但他不能输得不明不白。
这场比赛,不只是比分的较量,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审判,而他,是站在被告席上的人。对方在试图证明:苏盘已老,苏盘的风采已不复当年,苏盘应该让出位置,交出掌控球权的主导权,甚至从他们这个圈子中自然退出。
这种氛围让他无法不警惕,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传球都必须精确无误,每一次落位都不能被误解为“体能下降”或“反应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