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已经行了一半,若是这样温吞下去,反而会引火烧身。
且若是让扶苏上位,除却黄品,还会多出蒙恬挡在他的前边。
蒙恬必须除掉。
甚至连扶苏也是如此。
争权历来免不了流血。
他不对别人动手,就要轮到别人对他动手!
况且左右辅佐的都是大秦的君主,算不上什么恶事!
一想到此,李斯抬手先是在胸口拍了一下,随后提笔的手变得极为有力,开始在诏书上书写起来。
当赵高捧着装有印玺的宝盒步入偏殿走到案几旁时时,见李斯已经写完两封诏书。
目光飞快地扫了扫,赵高身子一颤,差点没捧出宝盒。
李斯给蒙恬的赐死诏书可谓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还把黄品给算计进去。
什么驻守北地十余年,功勋尽是黄品所得。
在黄品步入河西之后,蒙恬主领的屯军更是在徒耗国资。
谋划了数年,依旧没能攻入胡人腹地。
不赐予死罪,不足以平息士卒悲愤,对不起数郡上傅之民。
而另一封诏书,则更为骇人。
想办法除掉扶苏自然是应该,可给扶苏下的赐死诏书居然只因不孝。
这算什么理由?!
扶苏怎么可能会领这样荒谬的诏令。
李斯在写好第三道诏书后,见赵高还在呆愣,眼中微不可察的闪过一抹轻蔑。
“陛下口谕确实是多了些,但这都是为了大秦的安稳。”
抬手在蒙恬的那道诏书上敲了敲,李斯轻叹一声,继续道:“上将军虽性子耿直,可徒耗国资也是事实。
于武人而言,数年未得寸进便是罪。
且上将军与公子扶苏牵连甚密,恐怕也是陛下狠心下了此诏的另一缘由。”
将手挪到扶苏的那份诏书上,李斯边摇头边语气变为无奈道:“一半的楚人血脉,就为最大之罪。
陛下再有不忍,也不敢乱了大秦安稳。”
李斯看似是在说赐死的缘由,其实隐晦的把两人的性子给点了出来。
诏书下的再如何荒谬,这两人也肯定会领死。
赵高在琢磨明白了之后,把目光投向第三份诏书的同时,开口沉声道:“陛下历来英伟,想必诏书也是久经思虑才下的。
只是左相好似少了一道诏书。”
挪动目光与李斯相对视,赵高继续道:“公子胡亥继位的诏书也一并加了印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