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 > 第33章 推行科举制(第2页)

第33章 推行科举制(第2页)

“只是祭酒一职,唯恐不能胜任,可降为一学博士留之。”

刘禅听到这话当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倒不在乎廖立能不能做官,他在意的是这个人究竟能不能用。

诸葛亮可以摒弃前嫌、任贤用能,确实有些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涵养。

想到这里,刘禅面露喜悦之色回道。

“极好,极好,那便依照相父所言!”

“只是太学祭酒一职尚无担任之选,还望相父劳心举荐一人。”

刘禅这话说得极为诚恳,诸葛亮听后立刻细细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诸葛亮面露微笑看向刘禅回道。

“谏议大夫杜琼,自幼时跟随名士任安学习,堪称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只奈何其秉性沉默少言,不善与于人交流。不知可顺意陛下心意否?”

刘禅闻言连忙直呼甚好,而后命黄皓下令任命杜琼为太学祭酒。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举荐了,先帝东征孙权时,因竭力谏阻,而被囚下狱的广汉名士秦宓;弱冠即善写文章,现任朝廷征秘书吏的郤正,以及天资聪颖、才器过人的马谡等人为太学博士。

诸葛之言,刘禅自然是尽数全应。

于是,次日刘禅便当朝宣布,任命刘琰兼任太常,为中央官学最高负责人,任命杜琼为太学祭酒,封廖立、秦宓、马谡等二十余有识之士为博士。

这些命令下达之后,刘禅再起提案讨论科举制。

这一次的效果显然与上一次截然不同。

首先,太保兼太常刘琰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诸葛亮、蒋琬、董允等人也跟着附和。

其他文臣也大都表示支持,仅有极个别犟种还在叫嚣。

当然,今天他们叫嚣得有多张狂,日后他们的生活就有多憋闷。

为何?

因为各种官学都在卡他们家的名额!

科举制提案通过后,刘禅亲自参与了礼部相关法案的制定。

太常刘琰、礼部尚书尹默成了养心殿的常客,廖立、秦宓等人也是常被叫来谈话。

只是诸葛亮极力推荐的马谡,好像并不得刘禅的欢心,只是被召见过一次后便没了后文。

这原因倒也好猜测,他大意失去街亭,被诸葛含泪斩杀的典故并不是啥光彩事情。

所以,后世来的李世民对其并无太多好感,所以准备只安排他做些教学之事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