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那边应该没那么难沟通。
“先拜托高主任去问问了……资金不是问题。”
李易亲自拍板。
燕都这边第一代同步辐射装置确实不太行。
眼看着,都到了技术验证阶段,所有技术都凑齐了。
光刻也确实能完成。
就是达不到要求!
整套设备和技术,都优化好多次了。
不应该有什么问题才是?
夏科院、物理研究所高主任出面,和庐州同步辐射光源谈了两天。
庐州同步辐射装置,1990年建成。
如今落后临海第三代同步装置太多。
只要给足够的资金,改造一下,拿来验证‘光刻厂’是没问题的。
这次高主任亲自去沟通,加上领导对这件事也比较重视。
协调过后同意了李易这边做技术验证。
“年前应该能完成验证!”
设备还需要改装和调整,时间上不着急。
这东西虽然是90年代建成,但精度很高。
仅仅是调试就需要很长时间。
李易这时候也没事情干了。
留在这边,协助星海科技的团队,帮忙改进人工智能在光刻厂方面的辅助研究!
光刻厂项目和材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不同。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带来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不过,李易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平时除了盯着外汇市场,就是看看大A有没有突发情况……顺便看看自己和身边人,是否会出什么意外。
及时避免!
如今,用在研究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用的。
虽然有些鸡肋……只能‘预知未来24小时’的情况。
通过不断预知未来24小时的情况,进行修正。
多少有一些用的。
不过……像光刻厂这样的项目,未来24小时内,很少会有比较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