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发现更使审案人员意识到,此案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审问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们经过协商,决定从他们所搜到的东西入手。
当时从他家里搜出了很多金银,问讯官要他提供这些金银的来历。
姚彬的回答干脆明了:别人送的。
审讯官又问“这个人是谁?”
姚彬狡黠地一笑:“这个人是谁,古我心里,我就是不告诉你。”
更别说让他提供万忠这个人是谁了。
最后,他们又换了,决定从那张古地图入手。
问姚彬,地图是从哪儿得来的。
当时科技不发达,地图这东西,自然没办法大规模印刷,只能靠手绘,所以普通人既没资格,也没有得到地图的渠道。
只有军队,一些政府机关才拥有地。
民间是不配有这种东西的。
对于这个问题,开始姚彬拒绝回答。
后来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反正宝藏已经被转移走了。
就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这是一张藏宝图,别小看这一张看起来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发了黄的纸张,其实代表着一个亿万级别的宝藏。
说的神乎其神。
但其神情又不像是在说谎。
于是,审案人员感到这事有点大,好像从间谍案,又发展到财宝案上了,有点跑题了。
如果是这样,此案就有娶人,好像己超出了军方人员的审讯权限。
毕竟军方审案力量有限,而且这案好像还牵扯到一宗财宝案,更是意义重大。于是经过协商,决定把此案由军方,转移到地方手里。
在被捕后的第八天,姚彬以及从他住处搜出来的所有物证,一起打包,被移送到最高审判机关,刑部。
自此,姚彬由军方控制的监狱,被移送进了刑部大牢。
刑部当时也没想到,他们接手的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世纪大案。但他们对于军方送来的案子,还是很重视的。
当时刑部指派了一个姓王的资深审判官来牢理此案
王审判官,以前的身份是大明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因善于审案,破了许多疑难案子,被人们称为神探,远近闻名。
大明失国后,回到家中。
大清建国后,由于其自身原因,并没有那么多的治国良才,于是便把目光转向了那些归入山林的贤能人士,邀请他们再度出山,为大清国服务。
王审判官因其自身清白,也成为了被邀请人员之一,在刑部供职,很受重用。
王审判官知道这个人嘴很硬,军方用尽酷刑,都没能使他开口,便决定改变策略。
他仔细看了军方送来的卷宗,决定从那幅地图下手。
他知道军方审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迷信暴力了。
殊不知,这样的手段对于意志坚强的人,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更激起被审问人员的反抗,使审案陷入僵局。
因此,富有审判经验的王审判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审理此案。
那就是不采用过激的手段,不使用侮辱式的语言,来审判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