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拳源自登封少林寺,以刚猛快捷着称,杀伤力强,在民间流传很广。
在流传过程中,各地的拳师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拳术进行了删减,或增加了一些激进动作,使待这个拳法版一日众多,各地略有不同。
但万变不离其宗,刚猛仍是其拳的基本特征。拳法的精华部分,在各流派中,几乎都保留着。
这是正宗的中原拳法,不知啥时候传到外帮来了,不由得暗暗称奇。
又见这练武的和尚,长得一身肥肉,膀大腰圆,典型的力量型武士,演练这罗汉拳,更具形象。
但在演练中,步法有些凌乱,表明下盘不干硬。收功之后,有些气喘,明显修行不到家。
如果是个不懂行的人,很可能认为练拳者是个一流的高手。
但这一切瞒不过吕魁。
他本身就是练罗汉三夺了生的高手,曾得到过罗汉拳名家的悉心指导。
若以罗汉拳作为衡量一个人武力标准的话,吕魅很有发言权。
“功夫不错,练到这份上,一看就是下过苦的。但其中的有些环节,动作不规范,力度不够,打出的拳有些发飘。这些虽然在演练中无足轻重,但在实我中,会影响技艺的发挥。”
吕魁是以同行交流技艺的态度,向对方发出这些提醒的。
练拳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即看到别人练功时,总喜欢评头论足,以证明自己的学识。
当然,吕魁可不是这种人,他是诚心指出对方所练拳法的缺点,希望对方改正错误,进一步把罗汉拳发扬光大。
不料,他表达的善意,,竟激起了那个习武者的愤怒,他指着吕魁骂道,“哪来的野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也来对我指手划脚,敢来比试一下吗?”
顿时,场面陷入尴尬之中。
吕魁想不到自己几句点评,竟激起了对方这么大的怒火,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向那个人表示歉意。
他越是这样,那个人越是得理不饶人,非要和他比个高低不可。
其它几个和尚见吕魁一味地退认,以为他也就是个会三脚猫功夫的人,有意看他笑话,便也跟着起哄。
张信见此状,向吕魁递了个眼色。
吕魁会意,装做被逼无奈的样子,接受对方挑战。
和尚人高马大,见吕魁十分瘦小,便嚎叫一声,用了招饿虎扑食,打了过来。
力道十足,想一击必杀,速战速决,快速将吕魁击倒,赢得胜利。
被吕魁轻松闪过。
和尚一击不成,再次击来,被吕魁以灵活的走位再次躲开。
几个回合下来,和尚累的气喘吁吁,进攻慢了下来。
张信几个人冷眼看看,从脸上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变化。
义海却沉不住气了,他已经看出来,二人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上。
吕魁以灵活的走位,轻松躲过打击,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身法反应。
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吕魁不反击,只是认为还不到时候。
终于,吕魁不耐烦了,认为游戏该结束了,抓过和尚打过来们长臂,一个顺手牵羊,往怀里轻轻一带,和尚身不由己,向前栽来,马上就要扑倒在地上。。
被吕魁一把抓住练功衣带,然后高高举了起来,在头顶转了几圈,就要向墙外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