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前方告急,除了在京师留下了少量护城的军队外,多尔衮把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往南方打仗去了。
后方十分空虚。
尤其长城以北,后金传统的地盘上,根本上都是妇幼,成年人都上前线了。
另据消息,山西也不安全了。
多尔衮眼下正在扩大战果,下一步便是派兵进攻山西,要把三晋大地收归袋中。
这样,整个华北尽被侵占,土地连成了一片,京都再也不存在被偷袭的风险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多尔衮就可以大举驱兵南下,和明残佘势力决一雌雄了。
对于清军来说,山西守军力量十分薄弱。只要进攻,很快就会拿下。
所以,张信他们必须在清军进攻之前,撤出山西。
除了他们车马笨重,行走速度慢之外,战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间谍的运用,越来越成熟了。
在大的对决前,派人刺探对方军情,城池防守情况,以及对方军人的作战意志等,都是现场指挥官必须掌握的。
许多前线指挥官的重大决策,也都是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做出的。
现在说不定这些人已经渗透了进来。
如果他们把自己的情况侦察清楚,那就危险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将毁于一旦。
于是,张信马上安排人,迅速撤退。
他们在这片黄土地上,兜兜转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直到四月份,才又到了张家口。
照例避开城池,从东则绕城而过。
这时,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徐方,提出要离开队伍。
理由是想回家看看。
因为这儿离三河寨已经不远了,并且张家口还有徐方的私人宅院。
来到家门口了,怎么也得到家里坐一坐吧。
而且徐方在加入张信的队伍时,就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自己对于张信,将很难做到有始有终,形影相随,很可能要中途离开。
因为他还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任务,这便是还要为魏忠贤提供服务。
按照魏忠贤陵墓的设计,魏公公还要在里面生活多年。而里面储藏的东西,最多可以用三年。
当然,这些都是米面等不易变质的东西。至于新鲜蔬菜,别说三年,就是三个月,也腐烂不堪了。
因此,如果有时间,徐方就想多往洞子里钻几次,多为魏忠贤提供点有营养的东西,尽量多地延长他的生命。
张信知道他是个有恩必报的人,如果强留下他,他会认为自己不够豪爽大气。
因此马上放行。
送别了徐方,队伍继续前进。
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最危险的地方,已经进入大山。
他们这支队伍,在中原战场,或许是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角色。
但在这大山里,他们的力量却显得异常地强大,几乎无人能战胜。
走在长城古驿道上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天不是太热,雨水少,夜晚随便找个地方都能睡觉,舒服的很。
六月份,他们开始进入了那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