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留在这儿,没必要了吧?洞内的东西运光了,另一处藏宝点,地址是你亲自选定的,特别安全,我在这儿已经没有了意义。”
“不,你在这儿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张信说道。
“都有哪些,”
“首先,把七号洞的那些尸骨,每个用一个小木箱子,装殓了,然后在附近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把他们都安葬了。一号洞的那具尸骨,是我们老祖宗的,你想法把他送回老家去。”
姚彬点点头,“好,这件事我能做好。完成后,我去哪儿找你们?”
“你完成这些之后,也不用找我们了,就去京城,找一个地方潜伏下来,赶快把情报网组建起来,这点很重要。”
姚彬点点头,“阿贵呢,它这次是否跟你走。”
“不,由于这儿还有一处窑藏,阿贵就留在这儿当守宝使者吧。”
为了使姚彬的事办的更快,更好,张信给他留下了好多的钱,然后一伙人乘着夜色,回黄花山去了。
天一亮,姚彬就去了京城,高价请了一班木匠,来到了广元寺,然后就开始砍伐树林的林木。
之后搬运到广场,几个木匠开始按统一的尺寸,做一些小木棺。
一共做了三十七具小的,一具大的。
小的是那些不知名的师父的,虽然知道他们和张百顺是同时代的人,来自同一个村或附近的村庄,但由于己没身份信息,加上二百多年己过,这些人的后人,对祖上感情己不是那么地强烈,因此把他们葬在这儿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两天后,这些木匠把这些活顺利完工。
又一批工人如约而至,他们是负责来装殓骸骨的。
洞中的尸骨,虽经历了二余年,由于没有动物袭扰,尸骨基本上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他们装一具,往外抬一具。最后来到一号洞,装上了百顺的骸骨,抬到外面,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广场树下,等着第二天安葬。
第二天,工人们早早起了床,来到了寺东的一片开阔地上,挖掘墓坑。
到午饭后,这些人基本安葬完毕。
不久,一辆马车来到了广元寺。
这便是姚彬雇用的送百顺魂归故里的马车。
马车本来是上午就该到来的,只是因为道路不熟,走错了路,现在才到。
人们把百顺的棺木,抬到了马车上,离开了广元寺。
在离开前,姚彬仿佛听到树林深处有哽咽声,抬头一看,正是阿贵。
它骑在树技上,显得很悲伤。
如果不是身边有这么多人,姚彬一定会前去拥抱它。
可是现在当着这么多人,这些举动只能免了。他向阿贵招了招手,然后和众人一起,进入了树林。
五天后,姚彬回到了家乡,明水后沟。
当张姚两姓的人听说这具棺木里躺的是张百顺老人时,纷纷向姚彬竖起了大拇指。
至此,张姚两姓人的愿望终于完成了,他们再也不用为找老人的遗骨而四处奔走了。
后天就是黄道吉日,他们把那具在村口洞内放了二百多年,不等回丈夫决不下葬的桂英老人的棺木,抬出了洞。吹吹打打地,把两人合葬在张家墓地。
在家住了几天后,姚彬不顾乡邻的劝阻,回到了北平。
下一步,他便是按照张信的吩咐,在京城中选择一处住宅,筹建情报站。争取把京城最新发生的事,第一时间送给张信,以满足他对情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