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门,见两个值日僧正和六个壮汉争吵。
六个人,山门外三个,山门里三个。
山门里的,是前几天来的木匠,己在这儿几天了,大家已经彼此熟悉了。
而门外的这几个人,都背着个木箱子,里面放着斧头锯子等木工用具,俨然也是一伙木匠。
看得出两伙木匠是一伙的。在外面的要求进来,里面的也帮着说好话。
德康看了,表示很为难。
要增加几个帮手,老张早就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被德康回绝,理由是现在局势很不稳定,寺里也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以投入旧改新的建设。
说寺内周转资金有限,建议他的伙伴去别的地方碰一下运气。
不料他们不听劝,自己来了。
在几个木匠的劝说下,德康最终同意了几个木匠暂时住进寺里的要求。
但同时警告,寺里活计真的不多,让他们做好撤离的准备。
把他们六个人被安排到同一个院子里居住。
德康忙完这些后,天也快黑了。
德康又找到一尘,告诉他,已经中断多年的打更报平安制度,要恢复,要重新实行。
要让钱一尘赶快把队伍组织起来。
广元寺里僧人不多,也就七八十人,虽然都有武艺,但年龄老化严重。
像一尘这样的中年僧人,在寺里己属于青年了。
让他赶快把夜里巡更的队伍组织起来,从今晚起开始恢复值班。
问一尘能组织多少人,他要在这儿坐等消息。
时间不长,一尘返了回来,说今夜能组织六个人。
本来人还可以更多一些,但由于事情太突然,许多人没做准备,便把事推到了明天。
“有这些人也很好了,”德康很高兴,让他自亥时开始,直至次日凌晨。一定要仔细巡查,千万不能马虎。
事情传到张信耳里,他感觉到,这寺里似有一股煞气,好像要出事。
他在睡前,特意安排方静,睡时一定关好门窗,武器放到伸手可及的地方。
以防万一真有了情况,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应战状态。
他就住在隔壁,有情况直接敲打墙壁。
安排了一番,便回自己房间了。
刚回到房间,把门反扣上,正在烛光下想心事,忽然听得门咚咚响了几下,有人敲门。
引起了他的警觉,“谁,”他问道。
“是我,”外面人答道。
张信听出来了,是德康,忙过去开门。
开门后,一股冷风吹来,差点把他的蜡烛吹灭,原来外面起风了。
这是山里最常见的现象,一到夜里就起风。
张信把德康引到屋里,思索着他的来意。
“我是来向你求救来了,”坐下来后,德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