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认识这个人?”
“认得啊。”
“他是谁?”
“我表叔,牛武。”
方静这么一说,张信有印象了。
那是在拿下小英山,活捉了大掌柜之后。张信例行公事,开始审问大掌柜。
大掌柜的倒也配合,明确交代,是一个叫牛武的人,给他通风报信后,他才知道,有一队押送财宝的人从此经过。
二人一起商议了抢劫的细节。
从那之后,抓住牛武,揪出幕后泄密的元凶,就一直成为张信的一大心病。
因为只有牛武知道,他从谁手里得到的消息。可惜这个家伙异常狡猾,在攻打山寨的同时,被他听到消息提前跑了。
想不到,这两个家伙又聚到一块来了。
“你表叔在你家住多长时间了。”
“己经很长时间了,”方静说,“我们从三河寨回来后,他就来到了我家。后来短暂离开了一段时间,于不久前又回来了。”
“他平时都在做什么?”
“什么也不做,就是陪我父亲喝茶聊天。”
张信一听,心里有数了。牛武的信息源,十有八成是从方杰那儿得到的。
方杰作为朝廷六大职能部门的一员,有多种渠道知道他上前线的消息。
至于他是如何从方杰那儿得到的情报,不得而知。
按照他对方杰的了解,人品还是可以的,基本上没有贪赃枉法的行为。是大明帝国官员中整体素质较好的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官做到这个份上,己是很难得了。
至于他是如何泄密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主动和被动
在无意中,泄露了机密,这是被动的,可能至今方杰也没惫识到错误。
要是主动,方杰的前途算是完了。
要在以前,方杰绝对摆脱不了干系,至少也得办他个泄露国家机密的罪。现在大明已经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人追究他的责任了。
但牛武二人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奇怪,你表叔怎么和他在一起,难道二人在街上碰到一起了,心里高兴,出来游玩的?”
“你好像认识那一个人,他是谁,”
“他是小英山的山大王,把我押运的钱给抢了,就是他组织的。不过他也没占到便宜。我联合官兵,把他山寨给灭了。并且把他弄回京城去审判,不明白他为什么脱离了监管,跑了出来。”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我认为我表叔到这儿,一定有其深层次的目的。他不受游山玩水。”
“刚才我们怀疑他是宋献策一伙的,不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反正我觉得,他到这儿来,会因为宝藏到这儿来的可能性较大。”
“那就更证明他是宋献策一伙的了。”
“也不见得。”
“怎会不见得?你想,知通这儿埋有国宝的事,知道的人不多。”
“我说的是,他会不会脱离任何组织、门派之外,在自己单干?他摸清了这儿的底细,是准备下手了。”
“你这个想法有意思,本来我和宋献策之间的较量,己够精彩的了,要是再加上土匪的参与,那才真正热闹到家了。”
“那有什么办法?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想躲也躲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