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拥有外出自由的时间,可不短了。如果从广元寺最早失踪的那个人算起,差不多一百年了。”
“分析的很对。”
“你认为,它们跑出来后,还会回原来的地方吗?”
“肯定要回的,动物和人一样,也有家的观念。”
“那如果取宝的话,会不会要把这些蛇全部杀死。”
“只要人足够多的话,它们就会主动避让的。世界上的万物,都知道,人类是这个世界上的最高主宰,没有之一。”
“从广元寺最早发现的那条,到现在,都有一百年了,他们是同一条,还是多条?”
“我估计,不会是同一条。”
“你咋那么肯定呢?”
“虽然我对这类生物没有研究,但我肯定,它们的寿命绝不会这么长寿。从朱棣那个时代,到现在,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年了。”
“那也不一定,我听说蛇这种东西,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会进入冬眠状态。不进食,也不活动,以尽量减少体能的损耗。据说这样做会大大增加寿命数。如果这些蛇遵循这个规律,说不定他们会打破自己的生命极限。”
“也许有这种可能,在这里,我们就不把他作为一个话题谈论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它是从哪儿出来的吧。”
“这么粗的蛇,无论它从哪儿往外钻,都必须有一个洞,还不能太小,他那身躯在那放着。”
“对,所以我刚才在清点有多少个土堆时,特别注意了一下,看这些土堆上有没有洞。如果发现蛇洞,就证明那个土堆下就是藏宝洞的洞口。可惜了,什么也没有发现。”
“蛇会打洞吗?”
“按理说,蛇不会打洞。它们一般都是借助别的动物的洞作为自己巢穴的。象藏宝洞这样的洞里面,没吃的,况且里面又有蟒,是多种动物的天敌。所以这洞里也不可有其它小动物。蟒蛇从挖的洞里出入的机率很低。”
“那它从哪儿出来的呢?”
“蛇的身体柔弱性特别强,它会不会从别的洞口钻出去?即使这个洞很小,只有一点点缝隙。”
“这种可能有,这不,我刚才还看到它了。”
“可是,到那儿去找他的另一个出口呢?”
“要不,我们到山顶观察一下?”方静提议。
“好吧,”张信表示支持。
此时,他们己完成了对这片低洼地带的考察,对这些土堆,也数了个明白,共四十八座。
洞口到底在哪堆沙石之下,成为了一个谜。
把洞口从这些土堆找出来,更是一个大难题。
他们洼地爬了上来。
在地面上休息了一会,便又爬上了小山丘。
小山丘不高,比起四周雄起的大山,它其实并算不了什么。
但由于周边地形不同,参照物不同,山对周围的影响就不一样了。
就比如这个小山丘,它在众多大山中或许算不了什么,甚至很稀松平常的存在。但由于这儿周边地势都很低,就是一片洼地,所以这个小山丘,又有很高大险峻的感觉。
从山顶能俯视整个树林,甚至能看到树林之外的景色。
他们站在山丘的最高处,向南眺望。
不知道在这树林里,隐藏着多少秘密。
“快看,那边有两个骑马人。”
忽然,方静指着树林方向,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