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了,吃吃喝喝。
红事白事,还是吃吃喝喝。
楼令进行飨食的第一个步骤不是请人找座位坐下,他先来到一个大缸边上,拿起勺子看向很主动排好队的众人。
这是要干嘛?
“分食!”
家里来客人了?为了不熄火一直在熬汤,甭管是什么汤,反正让客人喝上一口热的。
春秋时期招待客人就是喝汤,后面等衍生出了喝茶的文化,改为用茶水招待客人。
到了楼令的级别,自然是可以公开宰羊吃肉。
其他不够资格吃羊肉的人,他们私底下偷偷吃没有关系,反正不能在公开场合去吃。
那些不够资格吃羊肉的人,能够在公开场合吃羊肉,只能是有资格吃羊肉的人进行分食。
所以了,楼令分汤的同时,会给一下自己不在家期间立功或尽责的人也分上一份羊肉。
因为需要体现出区别的关系,所以可能是人人有汤,羊肉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
事实上,真的就是要出现区别,能够使得有功之人明白被知道和受重视,也可以激励其他人努力立功。
如果有干事和没干事的人,他们的待遇一样,不止是会产生很多混子,也必然打击想做事之人的积极性。
现场并不是只有羊肉,还有狗肉、鸡肉、鸭肉。
其它种类的食物更是不少,反正楼氏能吃的食物种类就是比其他家族更多。
那个当然是得益于楼令在意,专门让人寻找可以吃的食物。
有那么一件事情,现代的食物,比如各种蔬菜,它们其实是经过培育与改良,才慢慢变成现代人们看到的样子,真不是一开始就是长成那种样子。
楼令肯定要说祝词,感谢留守众人的付出,没有立刻批评某些人,说完祝词就让众人吃好喝好。
为什么不是进入家门,在家里举办宴会?因为飨食是没有身份也可以围观,其实也能够现场获得食物,算是一众人同乐乐。
若是楼令在家宅举行宴会,能够到现场的人起码要有一个基本的身份,起不到与自己治下各阶层一块开心的效果。
赵氏为什么会那么得治下的人心?并不是历代赵氏之主多么让利,多么照顾黎庶或奴、隶,简单就是历代赵氏之主很喜欢走一地就办一次飨食活动。
无论远古或久远的以后,身份足够高的人喜欢跟各阶层一块吃吃喝喝,不说会获得多少名望,起码一块吃喝过的人会有极好印象。
而对于某些人来讲,身份那么高的人愿意招待自己,会视为一种恩情,愿意拿命去进行回报。
不太好说楼令是不是在效仿历代赵氏之主,反正楼令也很喜欢到处举行飨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次,飨食从中午吃到傍晚,直至楼令离开都没有结束。
回到家宅,娇姬还需要一个迎接的仪式。
等一应的仪式完毕,楼令也洗尘能够坐下,很久不当母老虎的娇姬很犹豫要不要发作。
发作什么?
自己的宝贝儿子得到不好的评价。
本来应该风风光光回家享受一应赞美。
结果?被流放啦!
是的,在娇姬看来,楼令不带楼小白回到“都”享受一应荣誉,几乎跟遭到流放没有太大的区别,真的就是极重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