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跟司马懿的感情不错,也知道他的才能,随即委婉的向曹叡提出前去守卫街亭的想法。曹叡欣然答应,拨出五万大军,让他再将夏侯楙留在秦川五万大军也带着,共计十万,浩浩荡荡开赴街亭。
张郃率军快速前行,探马不断回报,果然有两万蜀军已经到达了街亭,而诸葛亮的大军就跟在后方。
在感叹司马懿料事如神的同时,张郃也对夏侯楙的用兵水平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就这种能力,难怪被诸葛亮打得节节后退。
张郃临时自作主张,通知夏侯楙,可趁着诸葛亮移兵北上之时,从后方追击,等他重夺街亭之后,再从正面进攻,届时前后夹击,蜀军定然大败。
张郃的军事部署,相当的有水平,但是,正如诸葛亮没有料到张郃会来一样。张郃和夏侯楙等人也没有料到会有王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突然从西域赶回,打乱了他的计划。
却说马谡第一次带领两万大军,前去完成重要任务,傲气满满,两万将士全都听自己指挥,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大将军。
因为夏侯楙的迟疑,马谡率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街亭附近的小城拿下,接连的成就感让他洋洋得意,忘乎所以。而且,马谡根本不接受城内千余名魏军的投降,下令全部予以斩杀。
同行的王平几番极力劝阻,要善待战俘,却根本没有任何效果。马谡的理由也很充分,不是他心肠狠毒,而是大敌当前,军队的纯洁性很重要,搅和进来一些魏兵,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稳定,对于坚守街亭没有任何好处。
千余名士兵而已,怎会搅乱两万蜀军的作战计划?以大局为重,王平强忍着心头的愤怒,并没有先一步离开,但是,马谡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却让王平着实忍无可忍。
“参军,丞相交代过,必须在路口扎营,以阻断敌军,你怎么可以让将士转移到山上?”王平咄咄的质问道。
“休要多言,想我马谡追随丞相,南征孟获,屡战屡胜,计谋周全,无不敬服,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审时度势,不可拘泥于常态。”马谡恼羞道。
“若移到山上,被敌军阻断水源,又该如何是好?”王平问道。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兵在高处,势必气势如虎,届时冲杀下来,即便敌军多我数倍,也不能阻挡。你这不读兵书之将,眼光寸芒,岂能之行军布阵之要领。”马谡不客气道。
1860 火围荒山
王平是个实在人,马谡却生了一幅好口才,不但位置比王平高,还是这次夺取街亭的总指挥,一副居高临下的口吻,王平根本说不过他。
最终,王平怀着极大的忧虑,还是跟随马谡带兵到了山上,想起丞相的嘱托,越发觉得心中不安,到底还是秘密派出了一名忠诚侍卫,将消息火速告知诸葛亮。
“哈哈!极目苍茫,一览无遗,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会被我军事先发觉。”马谡得意的笑道。
王平的脸上却始终没有笑模样,他还是感到莫名的焦虑,马谡所说的眼界开阔,是因为他选择的这处高山,正是一座孤山,四周空旷,秋风吹过,有一种说不出寒意。
马谡看见王平的苦瓜脸就心里烦躁,干脆也不搭理他,等到大功告成之际,可别死皮赖脸的再来献媚,那个时候可就晚了!
马谡首战告捷,移兵山顶,翘首等待着诸葛亮率领大军前来,山顶风光无限,马谡怡然自乐。
然而,因为缺水,做饭很麻烦,士兵们只能跑到山下去担水。一来一去,需要近两个时辰,往往是抬来了早饭的水,也该去抬午饭的水了,一时间怨声不断。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此时的张郃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距离街亭不足五十里,探马匆忙回报:“回禀将军,街亭已经失守,城内千余名将士,全部被马谡率两万蜀军所杀,一个未留。”
“马谡小人,屠戮降兵,天理难容,人神共愤,我誓杀之!”张郃勃然大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魏军将士听到街亭被屠城的消息,群情激愤,一个个眼中都闪耀着仇恨的光芒,恨不得立刻过去将无道残忍的蜀军全部都杀了。
“马谡兵在何处?”张郃高声问道。
“驻扎在街亭西南的一座孤山上。”探马道。
嗯?张郃一怔,微微蹙眉:“消息可否确凿?”
“几次打探都是如此。”
张郃哈哈大笑,不屑的说道:“哼,诸葛亮的高参也不过如此,岂有将驻兵荒山之理?想必平日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碌碌之辈而已。”
张郃随即吩咐下去,所有士兵全部到附近捡拾柴草,背负在身,然后拿出地图研究一下,果断下令连夜行军,坚决不能让马谡跑了。
孤山之上的大帐之内,马谡还在为轻易取得的胜利兴奋的睡不着,此时他想起最多的还是兄长马良。
当初马良和马谡兄弟二人寄居陋室,相依为命,同甘共苦,家中贫寒无钱请教书先生,兄长马良便是马谡的启蒙老师,悉心教导无所保留,有时马良还赞叹弟弟聪慧,比他都强。
再后来,二人被诸葛亮和王宝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