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聪明,可恶至极,不瞒你说,我却有退兵之意,只为给你一个面子。”曹操道。
“老曹,你这么说可就不实在了,一定不是因为我。”王宝玉鄙夷道。
曹操呵呵笑道:“宝玉方是真聪明,我本想坚持月余,再进攻西川,只是昨日发生两件事儿,不得已而退兵。”
“啥事儿?我问问没关系吧?”王宝玉打听道。
“孙权聒噪,再度起兵合淝,如今已兵临宛城。许都也传来消息,有人想为伏寿翻案,唉,老夫一日不在,这群妖孽便不会安宁。若不及时赶回,后事难料。”曹操没隐瞒道。
“老曹,说心里话,我真不希望你跟孙权刘备打个不停,最终受苦的还不是老百姓?你们都口口声声说是体恤百姓,”王宝玉道。
“树欲静,风不止,即便我想休兵,只恐他们也不容啊!”曹操叹气道。
王宝玉默然,曹操说的不错,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他们都不会放弃一统天下的野心。
大军一路向东急行,在豫州汝南附近,曹操率兵继续向东,前去阻击孙权。这回曹操学聪明了,考虑到王宝玉和孙权的关系,也没带着他,只是让他和许褚率领十万大军,先回了许都。
在外折腾了半年,王宝玉终于回到了彝陵府,张琪英非常开心,很快就不见外的成为了彝陵府新的女主人。张琪英名门之秀,管理家务当然自有一套,上下都很服气,也不少人拿她和火丫相比。很明显,张琪英除了黑点,其余的全都是优点,不知道火丫听到这个消息,该是什么样的感受。
让张琪英更高兴的是,父亲张鲁等人就在许都,这回她倒是可以经常回娘家了,只是作为名义上的出嫁女儿,她却一直没在家里住,还是每晚跟王宝玉一起睡。
王宝玉又回到了司天监上班,如今小管辂长高了不少。见到王宝玉格外亲热,询问那头老虎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王宝玉骑老虎的事情,早就传到了许都。
王宝玉自然一顿吹嘘,说自己的法术如何高明,别说区区一头猛虎,就是龙凤也能驾驭,小管辂眼睛中全是小星星,对师父的神通赞不绝口,希望能学习一二,王宝玉则推说他年纪太小,这种事儿还是等着长大再说。
王宝玉这次回许都,还肩负着曹操安排的一个任务,那就是调查到底是谁,企图为伏寿等人翻案。
782 清官崔琰
早在一个月前,许都城中的一些主要街道上,突然贴出了一些宣传单,上面写道:曹贼弄权,滥杀无辜,皇后伏寿,蒙冤而死,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天下义士当共讨之,还乾坤之郎朗,百姓以安宁。
其中有几张宣传单,就贴在皇宫的城墙上。忠诚于曹操的官员,沿途撕掉传单,一顿地毯式大搜捕,却没发现究竟是何人所为。
还能是妖孽作怪?再搜!再搜一遍还是毫无进展。此事已过去了一段时间,百姓都有些淡忘,这么再翻出来也不觉得什么。但是官家一而再的搜查,却没有任何收获,难道真是伏皇后有冤,一切都是她的冤魂所为?
谣言远比宣传单更可怕,若是不及时调查个水落石出,不知道多少人为借此兴风作浪。谋士毛玠不敢再耽搁,连忙将这件事儿火速写信告诉了远在汉中的曹操。正是因为这封信,才让犹豫不决的曹操决定放弃攻打刘备,撤离了汉中。
企图为伏寿翻案,曹操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姑爷汉献帝刘协,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一般人还真不能掺和,这才让王宝玉负责此事。
同时,曹操也安排了另外一个人协助王宝玉办案,这个人就是崔琰。
跟曹操混了这么久,又曾在相府任职,王宝玉认识崔琰这个人。崔琰担任相府的东曹掾,专门负责选拔官员,其人清正廉明,深得曹操的信任。
曹操之所以派崔琰帮助王宝玉,正是考虑到很多官员都是崔琰提拔的,尽管崔琰选择的官员都跟他一样,属于清官流,但是在曹操看来,正是这些清官们,才更容易因为愤青精神,搞出乱子来。
崔琰工作非常努力,不是特别大的事情,曹操的活动他也不参与,王宝玉跟他碰面的机会并不多。
崔琰长相非常俊逸,身材高大,体格匀称,细细的一字眉,眼睛不大,神采奕奕,直鼻方口,五缕长髯飘飘,他说话从不拐弯,直言快语,连曹操都要谦让他几分。
其实王宝玉对他的印象不咋好,王宝玉被封为巴公的时候,崔琰就是持有反对意见的,态度还很强硬。之后还一连给曹操上了三封表文,试图弹劾王宝玉,只是曹操挺住了,没听他的意见。
王宝玉回到许都,歇息了几日后,还是派人将崔琰请到了司天府,毕竟人多力量大,单枪匹马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可能性不高。
崔琰衣着朴实,来了之后,微微拱手,王宝玉的笑容刚展开,他便自己找了个座位坐下来,不苟言笑,跟个石雕一般不说话。
王宝玉嘴角抽搐两下,还是很客气的吩咐给他上茶。
“丞相亲征,朝廷事务有劳崔先生了。”
“臣子之本分!”崔琰哼声道,心里很不满意,觉得这话不该由王宝玉来说。
王宝玉知道他脾气秉性,也不生气,开口道:“崔先生,我知道你对我封为巴公有意见。”
“至今依然如此!”
崔琰立刻说了一句,差点没把王宝玉给噎死。再吸一口气,呵呵笑道:“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敞亮人,其实咱俩差不多。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巴公其实就是个虚职,圣上和丞相非要给,我也不能不接受。而且得了这个封号之后,我也没有得到其他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无非是个称呼改变了而已。如果崔先生就是不舒坦,可以直呼我的名字。”
“你虽颇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