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药(2)
“嗯,你给惠太妃送几支千年人参过去,就说朕近日繁忙不能去请安,叫她不必记挂。”风洛暄放下瓷碗,又重新把精力投到国事上。
李延明按他的吩咐嘱咐小太监去惠太妃宫中复命,他又重新回到殿上当值,见纹龙香鼎里的龙涎香燃烧完,便悄悄把惠太妃给他的西域熏香倒入香鼎中。
风洛暄无所察觉,聚精会神批阅从东三郡送来的税赋奏折。
夜色渐渐浓,月上梢头,宫灯初上。
风洛暄看着三郡太守要求增加税赋的奏折,越看越心烦气躁,身体因为上涨的怒气而渐渐发热。
这些没有用的饭桶只知道加重百姓徭役税赋,整天张口向朝廷要银子,却没有把三个郡治理。
岂有此理,以为他可以一直容忍他们在下面作威作福,很快他们就会知道玩忽职守的代价。
风洛暄气得丢下朱笔,怒气冲冲在殿中转悠起来。然而闻到殿中飘满的香气,他烦躁的心情没有安定下来,身上的血液反而流得更快,有股热气从体内升腾起来。
李延明察言观色,看到皇帝坐不住,脸色潮红烦躁异常,知道惠太妃的汤药和熏香奏效了。
没错,他被惠太妃吩咐每天给皇上送上壮阳益精的大补汤,让皇上的身体燥热起来。今天太妃更在药汤中加入春药,又叫他点了催情的熏香,准备一击必杀,一定要皇帝今晚临幸妃嫔。
惠太妃这次到西山礼佛,求得便是希望风家早日开枝散叶,生下皇嗣。
两年来,宫里的妃嫔肚子毫无动静,皇帝也好像四大皆空般,除了偶然召召芸嫔侍寝,根本不碰其它妃子一下。而现在芸嫔被贬入冷宫,皇帝更清心寡欲,每天过着和尚生活,不亦乐乎。
惠太妃曾派人到冷宫询问芸嫔,才发现原来皇上召芸嫔侍寝只是个幌子,根本就没碰她一条毫毛。
下药(3)
这怎么了得,惠太妃急怒交加,猜度着皇上是不是那里有问题,请了太医借检查身体为契机给皇上探探,又觉得似乎没问题。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自己不愿意临幸后宫妃嫔。
为什么他不愿临幸妃子,惠太妃以前不清楚原因,如今见皇帝一连番举动,废萧遥,送嫁萧琳琅,她顿时明白了皇帝曲折的心思。
惠太妃想到那个萧遥,倒抽了一口冷气,老牙齿咬得咯咯响。怎可以,皇帝怎么可以喜欢上自己的妹妹,虽然这个妹妹已经被废,但是改变不了她曾经是妹妹的事实。
北朝人不清楚清河公主是谁,随便娶了个冒牌货回去既成事实。但萧遥是受到百官朝拜,谁都认得出这张脸是谁,若是皇帝娶了她,是大大的不妥,闲言闲语不断。
臣子会认为他们在兄妹关系时就安通款曲,所以找名目把义妹立为妃子,皇帝的名声会因此一败涂地,她绝不能让皇帝做出这般失当的丑事。
所以她千思万想,唯有逼着皇帝宠幸他的妃子,由此让他淡了对萧遥的心思。
为了防止皇帝召妃子假宠幸的前车之鉴,唯有给他下药。
惠太妃做过先皇的女人,自然知道男人一旦勾起情欲,并不容易控制得住自己。到时她再派上李妃穿着轻罗薄纱到皇帝面前柔情诱惑,药力加美人的双重刺激下,不怕皇帝不开荤。
惠太妃计划得很周全,但凡事都有例外,皇帝就是一个例外。
李延明见时机到了,试探着轻声问:“皇上批阅奏折也疲劳了吧,不如宣位娘娘来陪陪皇上。李妃娘娘擅长按摩穴位,不如奴才去请李妃娘娘来给皇上舒缓下疲劳?”
风洛暄烦躁在宫殿转来转去,难以平静心神批改奏折,脑海不由自主显出萧遥娇俏的脸蛋,心中的焦躁稍微减少。
“李延明,宣遥儿来陪朕聊聊天。”
下药(4)
李延明大吃一惊,惠太妃出这个计策就是为了让皇上沉浸在李妃的温柔乡,忘却对萧遥的爱意。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若是召萧遥过来,皇上看到自己的心上人近在咫尺,娇美如花,必定更难抑制情欲,万一和萧遥那个那个反而弄巧成拙。
办事不妥,惠太妃会杀了他,绝对不能出现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