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啵啵……”姚长海左右亲了亲妮儿肉嘟嘟的脸颊两下,放下妮儿去井边好好的洗了洗。
刘姥爷则拉着妮儿坐在了石凳上。
“你找我有事。”连幼梅放下手中的鞋底子道。
“怎么你们都没吃饭!”姚长海闻着空气中饭菜的香味,甩着手上的水坐在了石凳上。
“一家之主不回来,我们怎么好吃!”刘淑英手还麻溜的编着草鞋道。
“妈、姥爷,我说过多少回了,我如果回不来。给我留饭就成,不要等我了。”姚长海无奈道。
“行了,别唉声叹气了,有没有遇见熟人啊!”刘姥爷岔开话题笑道。
“幼梅。赶紧去下面条。”刘淑英催促道。
“知道了,娘。”连幼梅已经蹲在水井边洗手了,洗干净手进了厨房下面条。水已经开了,菜已经炒好了。就等着当家的回来呢!
“姥爷,你是不是算出来的。”姚长海虽是问话语气却无比肯定。
“嗯!那小猫的面相看出来的。”刘姥爷没有卖关子直接坦白道。
“怎么样。他母亲和哥哥都来了吧!”刘姥爷接着问道。
“来是来了!”姚长海叹气道,“他母亲到没有什么事!只是这哥哥好像疯了。怎么跟小猫说。”
“坦白说喽!”妮儿双手托腮道。
“无论如何一家团聚了,有病治病。”刘姥爷看着端着面条过来的连幼梅道,“幼梅,赶紧吃饭,吃完饭去农场叫小猫过来一趟。”
“知道了。”连幼梅搅拌了一下面条,快速的吃完饭,蹬着自行车就走了。
姚长海吃得更快,吸溜吸溜,一碗面条下肚,一抹嘴,就去了祠堂。安排后续的问题,人接来了,这吃喝拉撒睡都得备上,他们身上的小包袱估计也就些衣服啥的,在无其他。
学校有锅有灶台,让他们自己开火,还得去仓库领些口粮,炕席去席厂领,这棉被,看来他们还得先赊着,年底的时候在从工分上扣吧!
余下的在慢慢制备吧!
想好这些姚长海进了祠堂,安排了一下后续问题,就去了学校,看看姚致远治的怎么样了。
刘姥爷和妮儿、刘淑英吃完饭拿了些药就去了学校。
一行人正巧在学校门口碰见了姚长海,“爹!”妮儿朝姚长海招手道。
“姥爷,妈,你们也来了。”姚长海抱过刘淑英怀里的妮儿道,“咱们进去看看吧!我告诉你们长得可像了,那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还没到上课时间,学校依然安静的很,妮儿打开天眼看了打量一下小学校,石头修葺的,如自家的石屋一样修的结实,可见村里人对学校下了本儿了,也表现了村里人对学校的重视。
操场是黄土地平整的,石碾子压的瓷实着呢!空荡荡的,四周都是榆树,体育设施是两张石头葺的乒乓球台。
天眼看穿石屋里面是整齐的木头桌子和长凳,让孩子们磨的光滑着呢!
绕过石屋也是一片操场,穿过操场就到了石屋前,他们还都坐在屋外面,端着粗瓷碗,正在喝小米粥。
“大伯!”妮儿叫道。
正在忙里忙外的姚长山听见妮儿的声音。回头道,“姥爷。婶子,你们都来了。快帮帮忙,致远一个人忙不过来。”
“怎么样了,致远。”刘姥爷问道。
正在给程天佑上药的姚致远头也不回道,“太姥爷您也来了。”麻溜给他后背上完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