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次女 > 第155部分(第2页)

第155部分(第2页)

有些绣得精致些的绣活,绣娘们更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宁愿交活晚一些,也不要急赶急,到时候绣活没做好,反而让客人们不高兴。

刘成也忙呀,十里八乡读书的学子们全来了,就是想会一会刘成。

听说刘成在城里书院一直很受老师们器重,自然盼着能得刘成指点一二,读书人可都盼着靠读书光耀门楣呢?

刘成这边一桌子全围着人,大的有比刘成年长的。小的有刚入学开蒙的。刘成也不保留,有问必答,而且待每一人都客客气气的,倒有几分读书人的气度了。而边上听刘成说话的学子们。不管大小全是一脸的崇拜。

这眼神当年刘月在刘成眼里也看到过,就是刘成在听顾玉楼谈诗论句时,也会这样看着顾玉楼。没想到自家不长进的弟弟。也能让人崇拜一把。

刘月觉得这得好好谢谢顾玉楼了,听刘成说顾玉楼一直与他有书信往来。想必顾玉楼对刘成的指点和鼓励不少。这才让刘成这几年慢慢成长起来。在书院也算得上名号了。

在康城的小姑娘们,也都知道刘成这个名字了。虽然一听就是乡下人取的名字。太简单了,可是人家却有才华。

少女们提到刘成,也会有几分脸红,刘月铺子里来选衣裳的小姑娘们,常常会提起,所以刘月这才想到,自家弟弟也可以谈亲事了。

看来弟弟这些年在书院名声不错,这才传到内宅少女们耳朵里了,这一家有女百家求,自家弟弟怕也让康城的少女们惦记上了吧!

张氏看着儿子好说着“之呼者也!”什么的,一句也听不懂,可是却知道谈正事呢?所以让丫鬟们先把刘成那一桌的茶水供上,可不能让这些读书人少了茶水喝。

通常这热闹的景况,一直要持续到年初五刘月一家回到城里时才完,而刘月一家走后,村里人也会觉得冷清不少。年初二时,刘月一家早早就开门了,自是又开始各自忙碌的一天了。

而刘真也在这一天,带着两个儿子回刘家村了。两个儿子现在都大了,早就进城里的学堂念书了,只是学业并不出众罢了。

为些刘真婆婆没少怪刘真,刘真婆婆也想出个做官的孙子,把一家商人的身份换换。虽说商人现在地位高了,可是做官多体面呀!去哪里都能得人高看几分,也是世人一致认同的正道。

刘真婆婆也听说刘月一家在城里过的不错了,可惜让亲家万氏赶出刘家这一支了,为些刘真婆婆可把万氏鄙夷到死了。这么有助力的血亲都不要,真是笨的可以,乡下人就是眼皮子浅。

只要你占着继室的位置,刘月一家一样得孝顺你,一样得同刘真亲近。谁都想名声好听,自然不愿落得个不孝父母,不敬长辈的名声出来。

现在自己两个孙子只能进城里的普通学堂,如果同刘月一家沾亲,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刘成介绍自己的孙子进书院。

书院每三年都会有不少人考中,就算名次不高,但是也是可以在朝为官的。而且上一科考中的顾公子,听说也是出自书院,还与刘真的侄子交好呢?

这可是多好的一门亲戚呀!就这么让那个乡下笨亲家给坏了,现在就算自己硬逼刘真上门求,人家也不会买账了。想想李老太太就生气,就不想让儿媳妇刘真好过。

所以成日里就一门心思的刁难刘真了,自个不痛快,也不能让也痛快了。

两个孙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可惜了自家的孙子,明明有个出息的表哥,这下什么也没有了。这次回村子过年,李老太太又特意把刘真叫到跟前去,就想好好点醒这个儿媳妇。

不管她多不争气,多让自己上火,可是也是自家明媒正娶的儿媳妇,也是自个两个亲孙子的亲娘呀!休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自己费些力好好教教了。

不为别的,只会两个孙子着想,自己都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刘真也不知道婆婆大晚上寻自己所谓何事,可是刘真现在让婆婆逼得老实不少。但凡婆婆有请不管是寻自己骂上几句,还是拿话刺自个,刘真都是能忍则忍了。

这老太婆婆不死就永远压着自己,现在夫君又一门心思在小妾身上,婆婆这儿自己就得讨好了,不然自己在这府里真没法过下去了。

刘真小心的为婆婆倒上参茶,心里却心疼极了,这都快进黄土的人了,却成天用这么好的东西。

自己说头痛想用点人参,婆婆还说年轻就得挺过去,不然上了年纪可怎么活!刘真也知道这是婆婆不想给自己用罢了,难不成自己还能硬要不成。

李老太太喝了口参茶,看着刘真眼神有几分期盼:“媳妇,娘听说你娘家侄子刘成好像翻过年就进京赶考了,可有此事?”

刘真知道婆婆一心想挽回自己同刘柱一家的关系,可是这事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的吗?

而且刘真打心底不想去讨好张氏,还有刘月那小丫头片子,不就是进京赶考吗?自家儿子将来一定也能行,不就是读书吗,多大点事儿。

偏偏婆婆却说自己不懂,还说自己是妇人之见,上不得台面。“好像是吧,媳妇也没打听他们家的事,所以也不大清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