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李政啊,你忘了这黑田长清了么?&rdo;
王大办事,岂会做无用功?他可不是单纯地为了笼络黑田长清便封他九州侯,他根本就是要将黑田长清当刀使。
黑田长清甚至都没有拒绝的胆量。
作为大夏册封的九州侯,对朝廷的旨意不予执行,这就是抗旨不遵,是要被问罪的。黑田长清就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况且,攻伐朝鲜,东瀛人一直都想着的。
东瀛乃是岛国,先天不足。他们对于广袤陆地的向往,简直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有大夏支持,黑田长清怕是能屁颠屁颠地带着人去朝鲜打仗。甚至于,这家伙还会想着祸水东引,将大夏的力量引去朝鲜。届时,东瀛人就又能收复九州岛,而他则是国之功臣!
王大出身江湖,又在墨晴的引导下,特意钻研了心理学。他做事,真的是瞄准了人性,只要跟他接触些时间的人,多数人都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他洞悉了自身的优缺点。
黑田长清,同样不例外。
这是个很有野心的家伙,至于忠诚什么的,王大没看到。
事实上,王大始终记着墨晴曾经无意间说过的一句话,死掉的东瀛人,都未必是好人。
如今,他们跟黑田长清也算是互相利用吧。
若是黑田长清理不清自己的身份,王大不介意早点送他上路。
而要进攻李氏朝鲜,只要在战场上出现了东瀛人,便可以把事情坐实了是东瀛人的入侵。然后,只需要强化攻势,打到朝鲜人给大清求援就好。
康熙禁海,墨晴最初的海战攻略就有了偏差。如今,必需补足这个偏差。
一切的目的,就是一点点消耗大清的实力。
王大在九州岛这边布局的同时,墨晴也在婆罗洲定下了对大清的新一步战略。
大夏海军护送陆军北上大越国。
所谓的大越国,便是后世的越南。此时的大越国正是纷乱之际,当政的黎氏王朝对国内的统治已经是名存实亡。
大越国的水师不过是些破舢板,面对大夏海军开路的铁皮舰,直接就被撞沉了。
然后,海军击毁港口岸防火炮阵地,送陆军登陆。毫不费力地登陆大越国,并且迅速扩大战果,控制了大越国之金瓯。
彼时的大越国,黎氏只是名义上的国王,事实上,北方由郑氏统领,南方由阮氏统领。这两大氏族都曾是黎朝开国太祖身边的大将,后来渐渐坐大,尾大不掉。
墨晴并没有多了解秋影送来的大越国的情报,进攻大越国,只是将其变成进攻大清的跳板,若是能逼得对方向大清求援,那就更妙了。
将战争爆发在本国的领土之外,是获取战争胜势的第一步。
王大也是因为想到墨晴说过的这个,才会决定驱使东瀛人进攻朝鲜。
这一驱狼打狗的举动,说起来,比墨晴直接动员大夏陆军进攻大越国更为高明。而这并非是墨晴的手段不够,只是她手头可动用的棋子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