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路的姿势也变了,不再是挺拔如松,而是佝偻着腰,脚步虚浮,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没有着力点。
他依旧每日按时打更,只是那梆子声,再也不像从前那般洪亮有力,而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闷和压抑。
更夫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声一声,仿佛敲在人的心头,让人感到莫名的不安。
起初,人们并未察觉到胡一刀的异样,只当他是受了牢狱之苦,身子还没缓过来。
可渐渐地,大家发现,胡一刀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心不在焉。
他开始刻意绕开南塘村外那条路。
那里,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曾经是他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可现在,每当他听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念着“粮要明,账要清”时,他的脚步就会变得迟疑,眼神也会变得闪躲。
他会远远地停下脚步,站在黑暗中,默默地注视着那些孩子们。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份纯真,那份渴望,像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内心。
夜深了,孩子们散去了,只留下几片遗落的竹片,散落在地上。
胡一刀走了过去,弯腰捡起一片竹片。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竹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我是人,不是狗。”
胡一刀的心,猛地一颤。
这几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灵魂。
他觉得自己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麻木,无法动弹。
他翻过竹片,却看到背面写着一些工整的账目。
那些账目,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粮食的进出,每一笔银钱的花销。
胡一刀仔细地辨认着,很快就发现,这竟然是张大户家克扣佃户的细账。
“钱谷生…”胡一刀喃喃自语,他想起了那个沉默寡言的账房先生,那个总是低着头,默默地算着账的男人。
他没有将竹片上报,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入了靴筒。
这一幕,却被躲在暗处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
吴师爷安插的眼线,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准备着给予致命一击。
吴师爷早就察觉到了胡一刀的异样。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仿佛能够看穿人心。
他知道,胡一刀的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是时候试探一下了。”吴师爷阴险地一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第二天,县衙后巷的墙上,突然多了一张告示。
告示上写着:“私授民议文书者,斩!”
告示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森然的杀气。
吴师爷派人在暗处监视着,他想看看,有没有人敢撕下这张告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那张告示,已经不翼而飞了。
地上,只剩下一堆灰烬,边缘整齐如刀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