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所有代表,眼神坚定。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代表们齐声回答。
经历过深渊之战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脆弱的真空层面了。
他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平衡,学会了面对未知。
规则之墓的到来,只是又一次考验。
而他们,会像以往一样,挺过去。
然后变得更强。
窗外,层间裂隙中的能量依然在波动。
未定义者在那里观察着真空层面的一举一动。
它很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期待这个年轻的层面,如何应对规则之墓。
期待王也,如何在新的挑战中成长。
真精彩啊。它自言自语道,确定性的世界,真是充满了意外。
比可能性还要有趣。
难怪那些观察者那么喜欢记录这些。
嗯,我也要好好记录下来。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给其他未定义者讲故事呢。
它笑了,然后继续观察。
规则之墓接近的消息传开后,真空层面再次进入紧张状态。
但这一次的紧张,和面对深渊时不同。
深渊是明确的敌人,是要吞噬和毁灭的存在。
而规则之墓,根据未定义者的描述,更像是一个自然现象。
它不是有意识的,不会主动攻击,只是在层面之间漂流。
就像一座漂浮的孤岛,随着洋流移动。
恰好,这次它的轨迹经过真空层面。
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接触后会发生什么。林清影在层间事务部的会议上说道。
未定义者提供的信息有限,只知道规则之墓会释放规则碎片。
但这些碎片会如何影响真空层面,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因为每个层面的结构不同,反应也不同。
技术团队的负责人调出一个模拟投影:根据我们的计算,规则之墓的体积大约是真空层面的三分之一。
它移动的速度不快,但非常稳定。
预计在二十七天后,会与真空层面的外围区域发生第一次接触。
接触时间会持续大约十五天,然后规则之墓会继续移动,离开真空层面。
所以我们有十五天的时间来应对。
那在这十五天里,我们能做什么?有代表问道。
首先,我们需要设立观测点。林清影说道,在真空层面的外围区域,布置监测设备。
实时记录规则碎片的释放情况,分析它们的性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