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106章 史思明虚与委蛇(第1页)

第106章 史思明虚与委蛇(第1页)

邺郡城的炊烟日渐稀薄,像断了线的棉絮飘在半空就散了,连城墙上巡逻的叛军都瘦得脱了形,扒着垛口张望时,胳膊上的骨头硌得甲片都发晃。李倓正陪着郭子仪在营外查看围城布防,靴底碾过带霜的枯草,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名靖安军斥候卷着尘土疾驰而来,马缰勒得太紧,惊得坐骑人立而起,他们翻身滚落时还在喊:“令公!殿下!范阳方向来使了,说是史思明派来的,要当面拜见您二位!”

郭子仪眉头几不可察地一挑,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虎符——史思明在范阳拥兵自重多年,向来是“听调不听宣”,这会儿突然派使者来,绝非好事。他转头看向

中军大帐里,使者王怀穿着一身浆洗得发亮的锦袍,身后两名随从捧着描金礼盒,脚步放得极轻。见郭子仪端坐主位,李倓侍立在侧,他忙趋步上前,拱手时腰弯得几乎贴到膝盖:“在下王怀,奉范阳节度使史将军之命,特来拜见郭令公、建宁王殿下。我家将军常说,令公是国之柱石,殿下是少年英雄,如今唐军围困邺郡,他愿尽绵薄之力,助大唐剿除安庆绪这叛逆。”

陈忠站在李倓身后,用没受伤的右手叉着腰,独臂蜷在胸前,盯着王怀的目光像在打量偷食的老鼠:“早不助晚不助,偏等我们把安庆绪困得啃树皮了才来表忠心?史将军的‘绵薄之力’,来得可真够巧的。”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帐内侍立的亲兵都忍不住低笑出声。

王怀的脸瞬间涨红,又强压着尴尬赔笑,示意随从打开礼盒——里面金银珠宝流光溢彩,连锦盒衬布都是蜀地织锦。“令公明鉴,我家将军早有归唐之心,只是此前被安庆绪牵制,脱身不得。如今他已备下粮草五万石,专等您一声令下就送往前线。待平定叛贼后,只求朝廷能正式册封他为范阳节度使,让他安心镇守北疆。”

郭子仪抚着胡须,目光扫过礼盒却没动,指节轻轻叩了叩案几:“史将军有心了。只是范阳到邺郡千里之遥,五万石粮草可不是小数目,转运起来耗时费力,史将军可有具体章程?”他这话问得温和,却刚好戳在要害上,王怀的笑容顿时僵了。

王怀额角的汗刚冒出来,李倓已端起茶杯,指尖捏着杯耳轻轻转动,漫不经心地接话:“王使者既然是来谈合作的,不妨说得明白些。我有两个问题,还请你如实作答。”

“殿下请问,在下知无不言。”王怀硬着头皮应道。

“第一,”李倓抬眸,目光像寒刃般刺向王怀,“这五万石粮草,史将军何时能运到邺郡?走卢龙道还是河间道?押送将领是谁?可有文书凭证?”

王怀的笑容彻底挂不住了,双手在袖袍里搓得发白:“这……粮草已在范阳码头装船,只是近来黄河水浅,行船不便,具体时日还要看天公作美。押送将领……我家将军还在斟酌,定是可靠之人。”

李倓没等他喘匀气,放下茶杯追问:“第二,史将军愿助唐剿贼,不知何时出兵?派多少兵马?是由令郎史朝义统领,还是由大将令狐彰挂帅?是直扑邺郡攻城,还是先取魏州断安庆绪退路?”

这一连串问题问得又细又狠,王怀的脸色从红转白,再转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李倓见状,忽然嗤笑一声,猛地将茶杯顿在案上,茶水溅到礼盒的金元宝上:“怎么答不上来?我替你说——史将军根本不是要助唐,是在等!等我军与安庆绪拼到油尽灯枯,他再带着三万精兵从范阳杀出,既灭了安庆绪,又吞了邺郡、魏州,最后还要以‘平叛功臣’的名义,向朝廷要官要爵,好算盘啊!”

“你血口喷人!”王怀惊得后退半步,撞翻了身后的脚凳,“我家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么会有如此狼子野心!”

“忠心耿耿?”李倓起身,从怀中抽出那封安庆绪的求援信,抖开信纸掷到王怀面前,“三天前,安庆绪派使者去范阳,许以魏州之地求史思明出兵。你家将军一面派你来假意示好,一面扣下安庆绪的使者,拖延不出兵——这不是缓兵之计是什么?若真有心助唐,何必连粮草运期、出兵时日都含糊其辞?”

王怀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盯着那封信半天说不出话——他没想到唐军居然截获了求援信,更没想到眼前这年轻的王爷如此敏锐,一眼就看穿了史思明的算盘。

郭子仪这时才缓缓起身,走到王怀面前,甲胄摩擦声震得帐内静了静:“王使者,建宁王所言,句句都是实言。回去告诉史思明,要么现在就送粮草、发援兵,与我军共破邺郡;要么就收起他的小算盘,安守范阳。大唐要剿的是叛贼,不是要仰仗谁的‘恩赐’。”

王怀魂不守舍地抱头鼠窜,刚出大帐就被陈忠拦住。陈忠故意晃了晃腰间的斥候腰牌,铜牌撞得叮当响:“使者别急着走啊!我家殿下说了,派两名弟兄‘护送’你回范阳——这乱世不太平,万一遇上抢东西的乱兵,丢了史将军的信可就糟了。”他特意把“护送”两个字咬得极重,王怀哪敢接话,低着头快步钻进马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帐内只剩郭子仪与李倓,郭子仪抚着胡须笑叹:“倓儿,你这双眼睛真是毒啊!若不是你点破,老夫险些被史思明这老狐狸的糖衣炮弹蒙了。你说,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他刻意用了“倓儿”这个亲近的称呼,显露出对李倓的倚重。

“咱们不妨将计就计。”李倓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在范阳与邺郡之间的落马坡,“给史思明回封信,说朝廷赞赏他的‘忠心’,若真能助剿成功,不仅认可他的节度使职位,还会赏他金银绸缎。但暗地里,您立刻调附近驻军增兵围城,我带靖安军去守落马坡——那是范阳到邺郡的必经之路,他若敢偷袭,我定能拦住他。”

“说得好。”郭子仪一拍桌案,“我这就下令,让附近的驻军连夜赶来支援。至于防备史思明……”

“防备史思明的事,交给我最合适。”李倓主动请缨,语气坚定,“靖安军虽只有八百人,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熟悉地形作战。我带他们守落马坡,只要史思明敢动,我第一时间就能传信给您。”

当天下午,靖安军就进驻了落马坡。这里两侧是陡峭山壁,中间一条官道仅容两马并行,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陈忠举着李倓仿制的西域望远镜——镜片磨得不算透亮,却能看清远处的动静,他眯着眼望了半晌,咂着嘴抱怨:“殿下,这玩意儿看着新鲜,可看久了眼酸。下次您再做,可得给我弄个大些的镜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