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纷纷回家拿工具,有的扛着梯子,有的拿着锤子,还有的带着刚煮好的稀粥,给阿依古丽和亲兵们暖身子。一个小姑娘拿着个布娃娃,走到阿依古丽面前,把布娃娃递给她:“公主姐姐,这个给你,我娘做的。”阿依古丽接过布娃娃,心里暖暖的,从发间解下红绸带,系在布娃娃身上:“这个送给你,像草原上的太阳一样红。”
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村里五户漏屋都修好了。老妇人拉着阿依古丽的手,走进屋里,从柜子里拿出个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腌得金黄的芥菜:“姑娘,这是我秋天腌的芥菜,咸得很,能就着粥吃。你们不嫌弃,就带回去吧——你们回纥人是不是也爱吃咸的?”
阿依古丽推辞:“大娘,我们不能要您的东西,帮您修屋是应该的。”老妇人却把陶罐塞进她手里:“姑娘,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我这老婆子的东西不好。你们为我们打仗,还帮我们修屋,这点芥菜算什么?等春天来了,我再给你们送新摘的蔬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依古丽看着老妇人真诚的眼神,只好收下陶罐。腌菜的香气扑鼻而来,让她想起草原上牧民腌的羊肉干,心里暖暖的。她走出屋子时,村民们都站在门口送她,有的手里拿着鸡蛋,有的拿着干柴,还有的孩子跟着她们的马跑,嘴里喊着“公主姐姐再见”。
“乡亲们,回去吧!”阿依古丽挥了挥手,“等我们打跑了叛军,大家就能安心种地,过上太平日子了!”村民们站在雪地里,看着她们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才慢慢散去。
陈五提着陶罐,笑着说:“公主,您看,百姓们多待见您!赵虎那伙人要是看到,肯定更服您了。”阿依古丽点头,心里却有些沉重:“百姓们太苦了,咱们得尽快打跑叛军,让他们能吃饱饭、住暖屋。对了,咱们去城里的粮铺看看,听说最近粮价涨得厉害,别让百姓们买不到粮。”
赵州城的主街不算宽,两边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只有几家粮铺还开着,门口却围着不少百姓,个个愁眉苦脸。阿依古丽带着陈五走过去,就听见粮铺里传来争吵声,像草原上两只争夺水草的羊。
“刘掌柜,你这粮价也太高了!昨天还是五十文一斗,今天就涨到八十文,你是想把我们逼死吗?”一个老汉手里攥着几个铜板,气得浑身发抖。他穿着件单薄的棉袄,袖口磨得发亮,显然是攒了很久才凑够这点钱——这点钱,昨天还能买半斗粮,今天连三分之一都买不到。
粮铺老板刘掌柜坐在柜台后,手里拨着算盘,脸上堆着油滑的笑:“张老汉,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兵荒马乱的,粮不好收,我这粮也是冒着风险从外地运来的,涨价也是没办法。你要是买不起,就别在这儿耽误我做生意。”
“你!”张老汉气得说不出话,手里的铜板掉在地上,滚到阿依古丽脚边。阿依古丽弯腰捡起铜板,递给张老汉,然后走进粮铺。她的回纥皮甲在粮铺里格外显眼,刘掌柜抬头见是个异族女子,先是一愣,随即不屑地说:“你是谁?敢管我的闲事?我这粮是自己买的,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跟你没关系!”
“我是回纥阿依古丽公主,”阿依古丽亮出腰间的回纥弯刀,刀鞘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带着草原人的威严,“唐军和回纥联军,是来保护百姓的。你这粮,是上个月从叛军手里缴获的,本该按平价卖给百姓,怎么现在涨了这么多?”
刘掌柜脸色变了,却还是强撑着:“公主,话可不能乱说!我这粮真是自己买的,有凭证!”他从抽屉里拿出张纸条,上面写着“购粮五十石”,却没有落款和日期,显然是假的——他以为一个回纥公主看不懂中原的凭证,想蒙混过关。
阿依古丽冷笑一声,一把夺过纸条,虽然她不太懂中原的字,却能看出纸上没有官府的印鉴:“我虽不懂你们的字,却知道官府的凭证有红印。你这张纸什么都没有,是假的!”她转头对陈五说:“去后院看看,把藏的粮都搬出来,按原价卖给百姓——叛军抢的粮,本该还给百姓。”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指责:“是啊!我昨天看到他后院拉了好几车粮!”“他就是故意囤粮,想发国难财!”刘掌柜急得满头大汗,想拦陈五,却被阿依古丽拦住。阿依古丽的眼神很冷,像草原上的寒冬:“你要是再拦,我就告诉郭子仪令公,说你私吞军粮,通敌叛军!”
刘掌柜吓得腿都软了,郭子仪的名字在河北就是天,他哪敢得罪?连忙点头:“我卖!我按原价卖!五十文一斗,绝不涨价!”陈五带着几个亲兵,从后院搬出来十几袋粮,堆在粮铺门口,百姓们见了,都欢呼起来,像草原上牧民看到了丰美的水草。
百姓们排着队,拿着钱或东西来换粮。有的用棉衣换,有的用农具换,还有的用家里仅有的鸡蛋换。阿依古丽站在旁边,看着百姓们脸上露出笑容,心里也松了口气——这比在战场上打赢一场仗还让人开心。一个老婆婆拉着她的手,给她塞了个热乎乎的红薯:“公主,吃点暖身子,谢谢你啊。”阿依古丽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得像草原上的蜜。
张老汉买了两斗粟米,走到阿依古丽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公主,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我这老婆子和孙子,就要饿死了!”阿依古丽扶着他,用不太熟练的中原话说:“不用谢,我们是兄弟,要互相帮。以后要是再有人囤粮抬价,你就去马场找我,我帮你。”
直到天黑,粮铺的粮才卖完。刘掌柜看着空了的粮袋,虽然心疼,却不敢有半句怨言——他知道,这位回纥公主不好惹,郭子仪更不好惹。阿依古丽临走时,警告他:“以后不准再囤粮抬价,要是再犯,我就把你交给唐军处置!”刘掌柜连连点头,看着阿依古丽的背影,再也不敢有歪心思。
走在回马场的路上,雪又开始下了,却比之前小了些。陈五提着那个装腌菜的陶罐,笑着说:“公主,今天真是解气!既驯服了墨风,又帮百姓修了屋、平了粮价,赵虎他们肯定更服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依古丽抬头望着夜空,雪花落在她的脸上,凉凉的。她想起父亲送她来唐军时说的话:“阿依古丽,你是回纥的公主,要帮唐军打叛军,也要护着中原的百姓,这样两国才能永远友好。”她摸了摸腰间的铜铃,心里满是坚定:“陈五,咱们得尽快把骑兵队训练好,等李倓将军平定了冀州,就跟他汇合,一起打跑叛军——草原和中原,要一起太平。”
回到马场时,赵虎正带着骑兵们在马厩里给马添料。墨风看到阿依古丽,欢快地嘶鸣了一声,凑过来蹭她的手,像草原上见到主人的马。赵虎走过来,脸上带着敬佩:“公主,您回来了!听说您帮百姓修了屋,还平了粮价,弟兄们都佩服您!以后您说怎么练,我们就怎么练,绝无二话!”
阿依古丽点头,看着马厩里的马和骑兵们,心里满是希望。马场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映着雪地里的身影,虽然简陋,却充满了生机——像草原上牧民的帐篷,虽然小,却很温暖。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很多困难等着她,但只要唐军和回纥一条心,只要百姓们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深了,阿依古丽坐在帐篷里,打开那个装腌菜的陶罐,夹起一筷子腌菜,放在嘴里,咸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想起张家庄的老妇人,想起粮铺前的百姓,想起父亲的嘱托,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唐军平定叛军,让回纥和中原,永远像兄弟一样好。
帐篷外,墨风的嘶鸣声偶尔传来,混着风雪的声音,像是在为这个寒冷的冬夜,增添一丝温暖的希望。阿依古丽看着帐篷外的雪,知道春天很快就会来——到时候,马场会开满野花,像草原上的花海;百姓们会忙着春耕,像牧民们忙着放牧;叛军的阴影会被彻底驱散,河北的土地上,会重新充满生机与欢笑。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